信息发布者:香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情圣杜甫
梁启超
  ①杜工部被后人叫做“诗圣”。诗怎么样才算“圣”,标准很难确定,我们也不必轻易附和。我以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表情的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最深处,能将他全部完全反映不走样子,能像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
  ②两晋六朝几百年间,可以说是中国民族混成时代,中原被异族侵入,搀杂许多新民族的血;江南则因中原旧家次第迁渡,把原住民的文化提高了。当时文艺上南北派的痕迹显然,北派真率悲壮,南派整齐柔婉,在古乐府里头,最可以看出这分野。唐朝民族化合作用,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影响及于文艺,自然会把两派特性合冶一炉,形成大民族的新美。初唐是黎明时代,盛唐正是成熟时代。内中玄宗开元间四十年太平,正孕育出中国艺术史上黄金时代。到天宝之乱,黄金忽变为黑灰。时事变迁之剧,未有其比。
  ③当时蕴蓄深厚的文学界,受了这种激刺,益发波谰壮阔。杜工部正是这个时代的骄儿。
  ④他是河南人,生当玄宗开元之初。早年漫游四方,大河以北都有他足迹,同时大文学家李太白、高达夫,都是他的挚友。中年值安禄山之乱,从贼中逃出,跑到甘肃的灵武谒见肃宗,补了个“拾遗”的官,不久告假回家。又碰着饥荒,在陕西的同谷县,几乎饿死。后来流落到四川,依一位故人严武。严武死后,四川又乱,他避难到湖南,在路上死了。他有两位兄弟,一位妹子,都因乱离难得见面。他和他的夫人也常常隔离,他一个小儿子,因饥荒饿死,两个大儿子,晚年跟着他在四川。他一生简单的经历,大略如此。
  ⑤他是一位极热肠的人,又是一位极有脾气的人。从小便心高气傲,不肯趋承人。他的诗道:“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奉先咏怀》) 又说:“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赠韦左丞》)可以见他的气概。
  ⑥严武做四川节度,他当无家可归的时候去投奔他,然而一点不肯趋承将就,相传有好几回冲撞严武,几乎严武容他不下哩。他集中有一首诗,可以当他人格的象征。
  ⑦“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言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茆屋。摘花不插鬓,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佳人》)
  ⑧这位佳人,身分是非常名贵的,境遇是非常可怜的,情绪是非常温厚的,性格是非常高抗的,这便是他本人自己的写照。
1.作者为什么称杜甫为“情圣”?
答:                                                                                       
2.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杜甫成为伟大诗人的原因。
答:                                                                                       
3.文中说杜甫是“一位极热肠的人,又是一位极有脾气的人”,试着结合文本或者熟悉的杜甫诗歌进行探究。
答:                                                                                       

参考答案:
1.①杜诗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
  ②杜诗表达情感的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最深处,真实自然,最大限度地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③他在写情方面的艺术成就,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人无人可比。
2.①唐朝政治统一,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文章融真率悲壮、整齐柔婉于一体,形成大民族的新美,为杜甫的创作提供了特有的文化氛围。
  ②安史之乱后的流落经历,丰富了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成为他现实主义创作的重要基础。
  ③杜甫心忧天下的胸怀和刚正不阿的人格,是支撑其诗歌的重要精神内涵。
3.①杜甫的“热肠”主要体现在“忧国忧民”、“珍惜友情”、“牵挂亲情”三个方面:他关注国家命运,关心百姓疾苦(举诗歌的例子)。
  ②杜甫的“极有脾气”,主要指杜甫的人格精神。他心高气傲,不屈从于权贵(文中投奔严武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