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者:admin

抓住“早”字,感受人物品格!

——《早》教学反思

《早》一文通过对三味书屋陈设的介绍、蜡梅花的赞美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来历的讲述,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学习这篇精美的游记,不乏要知道这三个方面:对三味书屋陈设的介绍、对蜡梅花的赞美以及对鲁迅书桌上“早”字来历的讲述。初学课文,学生对课文的脉络把握不清,感觉凌乱,尤其对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更是无法明辨。这就需要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与引导,为学生理清思路,找准方向。

1.走进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书塾,里面的陈设极富古代书塾味道,笔墨纸砚、戒尺条案等一应俱全。根据方位找准三味书屋内的陈设稍有难度。课堂上,我让学生拿着书面向东(本来是面向西上课的),这样,书上的插图三味书屋就是面向西开的,正好符合三味书屋的位置。然后再让学生分别搞清南墙在哪边,鲁迅的书桌在哪边。学生马上就分清了方向,头脑中有了比较准确的空间概念。在这个学习环节里,我还引导学生抓住这句话:还没进门,迎面先扑来一阵清香。那清香纯净疏淡,像是桂花香,又像是兰花香。这句话是与后面介绍蜡梅花有呼应作用的,而且往往容易被学生所忽视。

2.闻香寻梅,体会“早”的不同含义

文章的4、5小节重点介绍了三味书屋后园的蜡梅花。短短的几句话不仅写出了蜡梅开得多、颜色美、形态美,还写出了蜡梅开得早。“早”,这不就是课文的题目吗?这里有什么关系吗?在引导学生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正好引入课后练习3的一道题,虽说学生的答案不是很完整,可也基本答到了点子上。

从文章一开始的“清香”到“书香”,再到开得最早的“蜡梅花”,进而联想到鲁迅书桌上的“早”字,文章要传递的究竟是什么呢?其实,文章的最后已经很明白地告诉了我们,鲁迅先生就像蜡梅花一样“早”,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并为之奋斗了一生。

最后的教学环节当然是融合“花早”与“人早”,让学生明白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时时早,事事早,要珍惜时间,做东风第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