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大自然给四川长宁人恩赐了这片神奇的竹海。这是一片由翠绿酿造的海,是一片典雅绝美的海。
②竹,系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还有人将“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可见竹是国人喜爱的典雅之物。竹枝挺拔,竹干修长,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四时青翠,凌霜傲雪,古往今来的中国文人骚客无不咏竹示雅。唐代诗人刘禹锡以诗咏竹云: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据说大画家郑板桥一生爱竹、敬竹,竟无竹不居,并常画竹咏竹以自勉。大诗人苏东坡则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
③川南长宁的竹海游,让我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
④在这片土地上, 开门见竹,睁眼是竹,合目记忆之帘映出的仍然是竹。竹,成为长宁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给长宁人生活注入宁静、休闲和典雅。
⑤我们行走在120平方公里的竹海深处,导游不时给我们讲解竹海的历史与现状,并不时穿插一些故事,增添了我们这些采风者的情趣。据说,北宋诗人黄庭坚曾来此一游,当他登上峰顶,看到如此秀美成片的竹海时,他情不自禁地赞道:“壮哉,竹波万里,峨眉姊妹耳!”乡人闻讯纷纷前来献酒,诗人在石壁上书写了“万岭箐”三个大字。至今竹海内有两个乡仍名“万岭乡”和“万里乡”。如今的蜀南竹海保护区位于四川长宁、江安两县毗连的南部连天山余脉中,景区内28座山岭全是茂密的竹林,竹波荡漾,连片成海,绿透了天府的南端。如此广阔无际的楠竹海洋,实为国内外所罕见。1988年蜀南竹海被国务院列为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荣获“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和“中国自然风景区十佳”的称号。
⑥21年前,我来过一次竹海,那时的蜀南竹海,完全是一片原生态的、幽静的绿海。沿着一条沙土路穿越竹海,可欣赏到沿路两旁一眼望不到边的翠竹。夜宿全部用竹材料建成的“竹海宾馆”,倾听竹涛声声,是难得的一种原生态的美的享受。自那以后,在我生命的旅程中,就多了一份对这片土地的情思。今天重游竹海,映现在视野里的人为开发的景点多了,停车场多了,汽车多了,游人多了,竹制纪念品一条街多了。尽管旅游开发增加了当地市县的旅游收入,但对原生态的蚕食不能不令人担忧。呵护好竹海这一片上天的赐物,既是长宁人的责任,也是所有游人的责任。我们应有保护重于开发的理念。建议景点对汽车和游人有所限制。广泛倡导步行或自行车的游览方式,既环保低碳,又能让游人更密切地亲近大自然。
⑦我愿借用一句古语祝愿长宁:“竹苞松茂,日月悠长。”
(摘自2012年2月4日《人民日报》)
1.文中说“竹是国人喜爱的典雅之物”,那么竹的典雅表现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画线句中的“据说”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第⑤段穿插介绍了黄庭坚的故事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章题目中的“竹海”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章第⑥段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应紧扣第②段对竹的描写来回答,且应突出竹的典雅特点。
答案:竹枝挺拔,竹干修长,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四时青翠,凌霜傲雪。
2.【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作用的分析。对于这类修饰限制类词语,应主要从词语的意思和语言的准确度来分析。
答案:不能。“据说”表示所要介绍的郑板桥的事例不一定真实,而是听别人传说的。“据说”体现了用词的严谨、周密。
3.【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对所叙故事作用的理解。这里在讲解竹海的历史与现状时,插入了历史人物的故事,能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答案:照应前面总括的“不时穿插一些故事”一句,激起游览者的情趣,引发人们的深思,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http://www.05wang.com/
4.【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时要紧扣“海”字,即是写竹的多,体现竹的连绵无边。
答案:景区内28座山岭全是茂密的竹林,竹波荡漾,连片成海,绿透了天府的南端。可欣赏到沿路两旁一眼望不到边的翠竹。
5.【解析】此题考查对写作手法及作用的辨析。本段中重点写了21年前后游览竹海的所见所感的不同,因此属于对比。其作用是强调人们应保护大自然。
答案:对比的写作手法。通过对比,告诫人们,保护原生态环境,重于开发景点旅游;呼吁人们节制对原生态的蚕食行为,还原大自然的本来面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