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者:春风
七年级下册数学《5.1.2垂线》说课稿
5.1.2垂线----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相交线和平行线》第一节相交线的第二课时垂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垂线是平面几何所要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垂线的概念、画法和性质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的高、切线的性质和判定、以及空间里的垂直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与其他数学知识一样,它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垂线的概念和性质,蕴含着“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垂线,理解“互相垂直”和“垂足”的含义;
2.会用三角板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3.知道垂线的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几何语言能力,画图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精神,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形成垂线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及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行集体观念的教育。
教学重点:垂线的概念、画法和性质;
教学难点:垂线的画法。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分析:
本课时我主要采用“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
此方法是把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教师的有效而及时的组织、引导相结合。
学法指导:
本课时我引导学生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来学习。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使学生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
三、说教学过程
设计理念:
摆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较大的学习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的疑点也力争在教师的点拨和指导下突破。
精讲点:
1、渗透垂直定义既是判定也是性质及推理形式;
2、画线段的垂线时,延长线用虚线。
教学流程设计:
指导预习(课前)—检查预习—拓展训练—当堂检测
指导预习:本节课的预习内容为“垂线的相关概念”,预习的原则是学生能学会的(概念性的内容),学生课前自学,预习的要求是识记并试着理解概念。目的是延伸课堂,环节前移,为课中重点知识的训练及课尾的堂清赢得时间。
检查预习:学生在课前已经预习了“垂线的相关概念”,课上对学生的预习情况给予检测和评价。检测的形式尽可能的面向全体,关注大多数,同时,更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补短,让预习好的同学当小老师,帮助预习较差的同学(课上第一次帮教)。检测的内容,我们没有直接提问概念,即教材上写什么,我们就问什么,而是换成“列举生活中实例”和“进行简单的识图”,在识图过程中再现概念(概念特征、垂直标志、符号表示及垂足等),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可以真实的了解到学生的预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补短,二是促使学生在预习时,更深入地思考问题,避免“走马观花”式的预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拓展训练:这一段主要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知识的前提下,提升能力,形成技能。本节课,在学生已经很好地理解了垂线的意义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安排“折纸”活动,目的是巩固垂直定义,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接着设疑(知道了垂线的特征,认识了垂线,如何根据垂线的定义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呢)导入下一段内容“画垂线”,过渡语虽然简单,但为学生指明了方向(根据垂线的定义画垂线)。(这部分内容为啥也放在检查预习后的“拓展训练”环节,它虽然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我认为这部分内容也是垂线定义的深化、是它的具体运用,学生从 “知道、理解一个角是直角”过渡到到“动手画一个角是直角”,一个是认识层面,一个是操作层面。学生只有抓住垂线特征,再通过大量的作图,才能达成这一目标。所以,我把此部分内容也说是垂线定义的拓展训练)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没有讲什么操作方法也没要求使用什么工具,只是简单的为学生点明方向(保证有一个角是直角),放手让学生动手体验,边体验边修正边帮教(学生台前展示),整个过程基本全交给学生,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也不是教师讲评,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画垂线要画直线,学生确定不了,有的学生也知道不行,但不知道为什么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再次看教材,从教材中,寻找答案,而不是教师简单的告诉),方法的优劣也尽可能的让学生来评价,在保证科学的前提下,学生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在难点的突破上,给学生搭桥铺路、增台阶,越是难理解的东西,越是不能忽视体验的重要性。在画线段的垂线时,安排画直线的垂线,直线画的不够长,学生很容易想到将其延长,随即又出示线段,产生疑问,引导学生再次从教材中寻找答案,将画线段垂线的问题转化成画直线垂线的问题,学生接着动手体验,交流修正。
当堂检测:
测试题分两部分,基础训练和拓展训练。主要是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解决学生“吃好”和“吃饱”的问题,关注基础,也不忘培优。
教后反思:
认为自己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就是更多的关注了学生。
做的不好的地方是个别环节的处理上,层次有些乱,比如:检查预习环节的处理,说是检查预习还好象在讲授新课,学生已经预习了“垂线定义”,主要是为后面作图和“堂清”争取时间,但没达到预想效果。上的课有点四不象,不象新课也不象复习课。从本学期开始,我校从学生及教师实际出发,确立了研究问题是“优化《目标教学》和‘洋思经验’,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数学组,从如何有效的落实“堂清”问题开始研究(从上学期期中开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堂清”的时间不能保证,经过我组教师的认真分析和研究,觉得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将一部分知识分解到课前先学),应该能很好地解决时间问题,但对于数学学科的预习众说纷纭,评论不一,所以,究竟数学学科该不该预习?如果预习的话,又如何预习?预习什么?课首如何检测?又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我组教师查阅了一些资料,开始了大胆的尝试,由于是初始阶段,我们不敢全面铺开,初一数学组首先进行尝试,这次做的课我们就是凭自己的想象而设计的,操作的过程又有诸多疏漏,肯定有很多不妥之处,我们真诚的希望,参与这次活动的领导和老师多提宝贵意见,给我们以指导。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