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者:墨浓于水丶
七年级下册语文毛泽东词两首卜算子咏梅说课稿导学案

10毛泽东词两首 卜算子 咏梅
说教材
1.教材分析:《卜算子.咏梅》选自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材,对这一单元的教学,基本要求是“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单元课文内容丰富,文体形式多样,有回忆录、现代诗,还有毛泽东主席填的词-----即本课。这几篇课文贯穿了共同的思想主题:革命传统教育。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认识革命先辈忠于革命,坚贞不屈的崇高品质和他们乐观向上的豪迈气概,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卜算子.咏梅》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陆游的同题词后写的,题后注有:“反其意而用之。”词的大意是:风雨刚刚把春天送回来,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刻,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梅花虽然美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信息。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感到无比欣慰。
    本文在编排上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后面附有陆游的同题词。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纵横古今,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开放性,有利于挖掘学生个人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能力。
陆游的原词是他坚贞不屈的品格的写照。陆游面对山河破碎的现实,他力主抗战,然而遭到的却是投降派一次次的打击和排挤。词中那株生在荒郊野外的梅花,在断桥边自开自落,无人理睬,同时遭到风雨的摧残,这显然是陆游不幸遭遇的缩影。但他矢志不移,就像那株梅花一样,不想去争艳夺宠,任凭百花的妒忌与排斥,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坚定的信念和坚贞不屈的品格。
    这两首词,虽然写的都是梅花,但由于毛泽东和陆游所处的时代不同,性格不同,心态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的不同。毛词气韵豪放乐观,陆词的基调却是婉约感伤。这是理解上必须注意的一个方面。
2.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情感目标:
1体会一代伟人毛泽东为人谦虚的品格和宽广的革命胸怀。
2感受梅花不畏严寒,风雪中怒放之美。从梅花的高贵品质中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染熏陶。
知识目标:
1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2结合搜集的资料对两首咏梅词比照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及思想感情,丰富语文积累。
能力目标:
1创造性地处理使用搜集的材料,并能主动地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
2想象词中描绘的景象,并用简笔画画一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1想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等词中描绘的景象。
2在理解重点句的基础上,体会梅花的品格。
3对比分析理解两首咏梅词,理解作品不同的思想内涵。
说学情
   本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本文时,要尽可能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让他们讨论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水平。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六年级同学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水平的文学积累,尤其是本文的内容和作者的特殊身份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针对学生对革命领袖的敬仰之情,课前引导学生搜集毛泽东主席的其他诗词读读想想,初步感受毛泽东作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的那种追求真理、无所畏惧的乐观主义精神及其充满个人魅力的豪放不羁的英雄气概。同时,以“多彩的梅世界”为主题,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梅花的诗文、图画、乐曲等素材,认识中国文化传统中视梅花为花中“清客”, “岁寒三友”之一,在大自然千姿百态的花卉中,对梅花风骨的无比推崇与赞美之情。而中国历代咏梅的佳作,毛泽东几乎都阅读并手书过。这种雅致深婉的梅花“情结”,铭刻着一代伟人生活的情趣和人生的追求。这样,学生在思想上就能将梅花风格与伟人的思想境界及时代背景结合起来,从而深化理解与认识。
    诗词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在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根据这一要求,可先让学生自读,做到能正确朗读。然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把课文读熟,大体了解词意。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在读、悟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毛泽东笔下梅花的特点——凌寒独放、俏不争春、乐观谦虚来讨论交流,从而领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开阔的胸襟,从而满含激昂赞叹之情读出梅的风姿,梅的品格。
说教学理念及教法、学法
1.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出于这一考虑,我引导学生搜集体现中国传统梅文化的文化精神产品,搜集毛泽东的其他诗词,从中体会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充实语文积累,丰富精神世界,受到中华传统文明的熏陶与革命传统教育。
  注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在阅读理解中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拓宽、开放语文课程资源,从而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养。
2.教法
A对比阅读
    《卜算子 咏梅》是毛主席词作中的精品。全词以昂扬饱满的情绪,乐观向上的精神,豪放粗犷的风格,描绘了“梅”独特的性格,超凡的气质。作品语言通俗,耐人寻味,画面感强。与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为同题作品。毛主席在创作时就曾提到“反其意而用之”,所以两词在风格上对比鲜明,这为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了契机。可引导学生认识毛泽东和陆游由于所处时代、性格气质,心态情趣的不同,所表现出的思想内涵明显不同。毛词气韵豪放乐观,陆词的基调却是婉约感伤,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B读中悟情
    本课教学重点之一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学生基本了解词意、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基本步骤是:自由练读——指名试读——示范指导——再练读——再试读。同时可以创设情境,如展示图片、配上激昂欢快的乐曲等,使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注意词的朗读与古诗略有不同,同样讲究节奏与韵律,但句与句之间的语气更加连贯,上下阕之间停顿略长一些,注重意境的营造。在读、悟的过程中,紧扣词中梅花的特点——凌寒独放、俏不争春、乐观谦虚,领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开阔的胸襟,以激昂赞叹之情读出梅的品格。
3.学法
A自主学习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前搜集毛主席的其他诗词作品,初步感受毛泽东那种追求革命真理、勇敢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气概。同时,搜集有关梅花的诗文、图画、乐曲等素材,认识中国文化传统对梅花风骨的无比推崇与赞美之情。搜集信息的过程,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倾听学生的汇报,及时地给予评价,可满足学生成功的需要。同时,在两首词作的对比鉴赏中,学生充分表达自身的独特体验,从而深化理解与认识。
B合作探究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各组根据阅读理解,探究发现,深入体会两词的内容及思想感情。通过相互的交流,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丰富了学生的认知积累。促进了合作与发展,为课文的进一步理解作了铺垫。小组研讨的活动形式提高、促进了学生合作、探究意识与能力。从而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欣赏能力。
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以“你了解梅花吗?”引入。
以“多彩的梅世界”为题,汇报交流搜集的资料及自我感受。
2. 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针对搜集信息的质量、渠道、展示效果等方面)
二、了解背景,理解全词。
1、 引出课题。
2、 启发学生根据预习,提出问题。
3、 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搜集的资料,小组合作,读文研讨。
三、汇报交流,感情读背。
1、 指读课文,互相评价。
2、 结合自己小组喜欢的词句,畅谈学习收获。
3、 有感情练读,教师相机指导,尝试背诵。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5、出示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故设疑问:同样是描写梅花,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三、 自主学习,理解研读。
1、 介绍写作背景,重点指出“反其意而用之”,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两首词在内容描写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2、 把搜集的关于两首词的赏析文章,发给各小组,鼓励各组根据阅读理解,探究发现,深入体会两词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四、交流研讨,促进理解。
1、学生结合本组的学习,交流理解与收获。
教师相机引导点拨。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评价。
3、 学习小结。
五、 深悟情感、创意表达。
1、想象并用简笔画画一画诗文意境。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或对梅花的感情,选用自己喜欢的更丰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写作、绘画、朗诵、抄录等均可。)
2、成果展示,相互评价。
六、 感情读背,升华理解。
七、 出示有关梅花的诗文作品,诵读吟咏。
板书:
卜算子 咏梅
己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傲霜斗雪,凌寒独放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胸襟宽广,豁达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