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者:admin

美丽的“陷阱” ——《审题》教后反思

我们总习惯于在学生做练习时反复提醒:先审题,再下笔。然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提醒得到的依然是学生的我行我素,拿题就做,结果仍然是屡说屡错,屡错屡说。所以今天的开学第一课我把华应龙老师的《审题》一课搬入我的课堂,用一个又一个“陷阱”让学生中套,用亲历体验来唤醒学生审题的“良知”,让正误对比来激发学生审题的觉悟。 “陷阱一” 在口算环节中错误率最高的是24×5,21.7+3,很多学生算成了100和22,反馈错误原因时,很多学生把第一题看成了25×4,第二题7+3很好算,就把3加在了十分位上,忘记了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在问及学生做完口算题后的感受,很多学生提到了:要看清数字和运算符号,不能想当然做题。 “陷阱二” 7道习题中,最意外的应该是第6题:“如果你已经认真读完了7道题目,就只要完成第1题。这样的测试有意思吗?那就笑在心里,等待5分钟的到来,好吗?”学生为何感到意外呢?我想,这是受到学生思维定势的影响:哪一次的试卷不是从头依次做到结束,用得着整体审题吗?哪有试卷中不用做的题目?因为这种情况在以前从没有遇见过,所以 “时间一到,没有一个孩子按照第6题的要求,从而完成本次练习。”学生都“中计”了。 在这样一个看似“圈套”的设计中,不仅让学生感到出乎意外,更使他们感受到认真审题是多么的重要。 “陷阱三” 4.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离甲地多少千米? 班上大多数的学生列成了300—60×4,也有七八个学生列成了60×4,我出示两种答案,让学生先画画图,再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学生都选择了60×4,我问为什么?学生回答,要求离甲地多少千米其实就是求汽车已经行了多少千米,第一种方法求到的是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一字之差,答案截然不同,除了让学生感受到审题的重要性外,也让学生感受到多余条件的存在,在解答时,有时候不是题目中的所有数据都派用处。 7.小红的房间长4米,宽3.2米。她爸爸准备把南内墙刷上彩漆,这面墙上窗户的面积是2.8平方米。算一算,小红爸爸至少需要买多少千克彩漆?(每平方米大约用彩漆0.4千克。) 一切题目都有一个正确的解,这又是学生在长时间的数学学习中获得的思维模式。但很遗憾,今天的这节课,就因为这个认识,学生再一次狠狠地坠入“深渊”。第7题的解答,起先许多学生兴高采烈地发表着自认为正确的答案,但当一位学生指出没有高就无法求出墙的面积,这题没有结果时,学生们才猛然醒悟。 这样的出错经历一定会在学生的心底刻下深深的烙印,远比我们每天苦口婆心的说教“一定要仔细审题”有效的多。在错误中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会审题。学生经过尝试之后才会有体会,经过失败之后才会有感悟。审题是一种良好的习惯,这种良好习惯的养成,会使学生把数学学得更轻松,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