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者:admin

今天,妈妈买回了六个糍团。我问妈妈:“今天为什么要吃糍团呢?”妈妈说:“因为今天是农历十月初一,俗称‘十月朝’。以前,当秋收过后,新稻、糯米已经入仓。老百姓为了感谢上苍的恩惠,去庙里烧香感恩。这一天,家家户户将糯米烧成饭,捣黏后里面包上芝麻馅心,放在芝麻和黄豆粉上一滚,做成拳头大小,放在匾里,作为早餐。糍团可以蒸热了吃,也可以在油里煎了吃。吃糍团是希望家人长幼似饼儿香,兄弟如糯米粘,日子比糍团甜,生活像月儿圆,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我急忙跑过去,打开塑料袋,看到了六个穿着“黑色外衣”的“饼”。我按了按,好像婴儿的脸蛋那么柔软、有弹性。闻一闻,就有一股芝麻的香味扑鼻而来。我迫不及待地想吃糍团。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开始煎糍团了,妈妈打开煤气,往锅里放上油,再放入糍团。调皮的小油珠也偷偷跳起了“舞”,妈妈用筷子把糍团翻面,顿时,油全部被糍团吸光了,真有趣!

等糍团煎得双面金黄时,就可以出锅了。接下来就是开吃的环节。我夹了一小块糍团咬了一口,糯米差点把我的牙齿给粘住了。菜和肉的味道混在一起,特别香。芝麻被妈妈煎得脆脆的,咬起来咔嚓咔嚓的,可好吃了!

糍团是这么香、这么美味,真是令我回味无穷啊!

信息发布者:admin

每个清晨,走在街道上,都会闻到阵阵诱人的香味,让人情不自禁地寻找那香味的来源。

走到小吃店门口停下,原来香味是从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小蒸笼中飘出来的,那究竟是什么呢?我不禁走过去想弄个明白。这家店是卖早餐的,刚靠近,映入眼帘的都是可口诱人的美味:金灿灿、入口即化的油条;清香四溢、吊人胃口的皮蛋瘦肉粥;还有那蓬松柔软、淋满芝麻的麻糕……最显眼的,还是那一溜高高的蒸笼。

打开一看,啊!小笼包。热腾腾的蒸气扑面而来,我闻了闻,对!就是这个香味。我点了一份,端到桌前,观察起来:这小笼包个个外形精致、小巧玲珑,皮很薄,底座还有一片萝卜片儿,像一朵荷花,被下面的荷叶托举着,十分好看。上面的一小点金色大概是蟹黄吧,这一点点的黄色也正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皮儿薄,所以有点晶莹剔透的感觉,似乎能依稀看见里面好吃的猪肉和鲜美的汤汁。

看到这里,我已迫不及待想品尝它了。忽然,我脑袋里闪出一句话: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我凭着本能照做了。我先将一个小笼包轻轻放入勺子,咬开最顶端,像打开天窗一样,接着将里面的汤汁一饮而尽,用猪肉和其他香料煮成的汤,的确妙不可言!接下来剩下肉馅和包子皮了。先将包子蘸一些醋,一齐吃下。猪肉在醋的配合下刺激着我的味蕾,肉馅咸淡适宜,再加上包子皮淡淡的清香,就是一个人间美味!

吃完后,我幸福地咂了咂嘴,一副回味无穷的样子。我本来想把这份美味再点一份,可摸摸口袋已空空如也,唉!我只能遗憾地望望蒸笼,尝尝我嘴里的余味余香,然后慢吞吞地走了。

         
信息发布者:admin

被誉为“天下第一粉”的小吃——酸辣粉,是我最爱吃的美食之一啦!今天,我还特地去南大街双桂坊品尝了这一美味。

酸辣粉的颜色好。红红的汤,飘出一种呛鼻的酸辣味儿。里面的粉丝晶莹剔透,像丝丝美玉,让人忍不住去尝上一口。再加上那绿油油的香菜和香香白白的花生,简直是绝佳的搭配呀!顿时,勾起了人们强烈的食欲。

酸辣粉不仅颜色好,而且味道好。粉丝给我的感觉是滑爽的,有嚼劲的,不容易断。又有清香的香菜味道,会让人感觉一下子有了精神。

吃酸辣粉时,我一般会找到粉丝的“头”然后“咻”的一下吸进嘴里,经常弄的满脸都是汤汁。我先抿了抿它的味道,接着细细地,慢慢地品尝。吃到一半时,便辣得不行,大口大口地吸气。吃完后,总会情不自禁地赞叹上一句:“好好吃呀!”双桂坊的客人似乎也喜欢酸辣粉,大部分客人的桌子上都会有一碗。酸辣粉的味道使我的舌尖和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活力。这感觉简直妙不可言,谁能阻挡的住它的诱惑呢?

酸辣粉色香味俱佳,让人垂涎三尺,回味无穷。它的浓郁的味儿,也使人不可言宣,所以吸引了许多顾客,怪不得来双桂坊的人络绎不绝。

信息发布者:admin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同学们一起,来到常州大麻糕店进行实践活动。一进门,麻糕的香味便扑面而来,之前由于晕车的种种不适,瞬间跑得无影无踪。

等大家都到齐了,工作人员跟我们说起了大麻糕的来历:“常州大麻糕是始于清道光年间,是当时长乐茶社王长生师傅所创,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后经历代师傅改进和提高,便成了流传于市、脍炙人口的常州小吃名点。这大麻糕最初叫作胡麻糕,后来才更名为麻糕,其特点:色呈金黄,香脆松软,皮薄酥脆,甜馅醇厚,咸馅味鲜,葱香扑鼻,肥而不腻。”呵,我可再不敢小瞧这小小的麻糕啦,它居然比我爷爷还年长呢!

听他这么一说,我们大家都快馋死了,希望自己马上就能自己动手做。不一会,“大师”出场给我们示范了。我一开始还以为麻糕就是用面粉做的,没想到还有那么多道工序:开始,是要把油酥包在油皮里,接着拿擀面杖擀成椭圆型,再往里面放馅。然后再包好,捏成雏形,最后再涂上糖水,外面撒上芝麻,这样麻糕就做好了。我兴奋地等着师傅把麻糕放进烤炉,过了几分钟,香气四溢的麻糕就出炉啦!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嗯,真香!

小小麻糕虽然不起眼,但其中既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又有它独特的传统技艺,里面的文章可不小哩!

信息发布者:admin

常州大麻糕,江苏省汉族特色糕点。是由长乐茶社王长生师傅创制,距今已有150余年历史。其皮薄酥重,制作考究,注重火候,为一般麻糕所不及,先后在徐州、南京参加江苏省名点小吃展销,均获得好评。     

在我校小记者一行到达常州麻糕店前,师傅们已早早地准备好一切原材料,有:芝麻,面粉,猪油,糖还有馅等。师傅示范过后,就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机会到了。我学着师傅的样子,用擀面杖把面团擀扁,自左至右卷起;再擀扁推长,自外朝里卷起。再略揿扁,然后包馅。用擀面杖擀成椭圆、爱心或五角星等各种形状。再逐块翻转,蘸清水抹在麻糕底部,粘满芝麻后将麻糕贴入烧热的炉中,约10分钟即可成熟,然后轻轻铲出,一块色、香、味俱全的麻糕就出炉了。

此时,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尝尝生平第一次亲手制作的麻糕,个个都垂涎三尺。眼前的麻糕色泽金黄,轻轻咬一口,香脆甜鲜,皮薄馅软。啊!常州的麻糕果真名不虚传!

最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麻糕店,带上我们的成果到学校分给同学们品尝。同学们都竖起大拇指夸我们有才艺!

信息发布者:admin

星期四,阳光明媚,我们小记者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去了远近闻名的常州麻糕店。

中午12点20,我们坐上了大巴出发了,40分钟后,我们便到达了目的地。一下车,我们就安静地坐在了工作台四周,听店主娓娓动听地讲述大麻糕的由来。他说:“在清咸丰年间,常州城内浮桥头有个万华楼茶楼,老板针对小老百姓顾客群,走的是薄利多销的实惠型路线。为了多招揽顾客,茶楼不仅供应茶水,还兼卖自制的麻糕。当时的麻糕三个小铜钱一块。许多挑夫、脚夫买了可以一边走一边吃,不影响赶路或者做活。由于麻糕呈椭圆形,有点像鞋底,吃的人又大多是穿草鞋的体力劳动者,所以大家就将麻糕叫做‘草底鞋’。一天,一位独轮车夫对万华楼的麻糕师傅王长生说:‘我是做力气生活的,麻糕起码要吃三块。干脆这样吧,我给你一个铜板,你替我用一块麻糕的皮子,包三块麻糕的馅心好否?’王长生欣然同意,于是最早的常州大麻糕便诞生了。王长生因此受了启发,他想:‘这样的大麻糕,着实对车夫、脚夫的胃口呀!’便每天制作出售,果然顾客盈门,茶楼生意更为兴隆。做久了,麻糕不断改良,越做越好越做越有特色,最终成为常州地方名点。”店主的话戛然而止,我却听得入了迷,仿佛身临其境。直到麻糕店师傅拿出油皮和油酥(制作麻糕的食材),和蔼可亲地对我们说:“做麻糕啦!”这时我才醒来。

我们迅速跑到桌边准备制作麻糕。首先,大师先给我们示范了一下制作的整个过程,然后给我们每人一些材料,让我们自己试着做一做。我先用擀面杖把油皮擀成一张饼的模样,然后把油酥捏成汤圆大小的样子,再用油皮把油酥包起来,用擀面杖擀两次,撒上一点面粉,又把糖包进去,再擀成饼状,最后把饼的一面涂上水,粘上白芝麻……一连串动作下来,同学们俨然成了一个个技艺娴熟的小小点心师,脸上写满自信。最后一步,就是把麻糕放入烤箱。10分钟后,大功告成啦!一群小馋嘴早就翘首以待了。把麻糕捧在手里,轻轻咬一口,啊,这麻糕外皮酥中有脆,馅料甜香糯软,再加上这是自己的劳动所得,更让人齿颊留香,连连赞叹:真不愧为常州名点!

今天,是我第一次亲手制作麻糕,真心希望我以后的日子就像做麻糕一样,平淡而充满快乐。

信息发布者:admin

根据我们这里的习俗,每逢农历十月初一,家家户户都要做糍团,以庆祝丰收,表达美好的愿望。这一天,每家都会飘出阵阵糍团的清香,我家也不例外。

上周五,恰巧是十月初一的前夕,这天傍晚,我回到家,发现奶奶已经准备好了材料。揭开锅盖,我看见一粒粒糯米如珍珠般躺在电饭锅里,像酣睡的婴儿,那云雾一样的充满清香的水汽,便成了婴儿呼出的温润气体。餐桌上放了两盘芝麻,其中的一盘拌了一些白糖,远远地就散发出芝麻特有的香味。我想:用这样的材料做出的糍团,一定也是香喷喷、甜滋滋的。

首先,要用擀面杖把糯米饭捣黏,奶奶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我。我想这还不是小菜一碟。可是,很快我就发现这并非易事。第一,擀面杖沉得很,捣一下都要花费不少力气。其次,由于架在椅子上重心不稳,电饭煲很容易朝旁边倾斜。我忙了好一会儿,不但没有把糯米饭捣黏,反而差点把电饭锅给打翻了。为了不耽误时间,这道工序不得不让奶奶来完成。

接下来就开始做糍团了,奶奶娴熟地把一勺糯米饭丢进没有拌糖的那盘芝麻里,再用手按成薄饼状。她又舀了一小勺芝麻馅,用手飞快地将薄皮拢起来,快得几乎看不清双手的动作,最后把口封起来,一个糍粑就诞生了。看着一旁的我跃跃欲试的样子,奶奶同意让我做一个。我依葫芦画瓢地做了一个,可是却裂开了缝,像是糍团在张开了嘴在嘲笑我。我把它的“嘴”堵上,可是它的“眼睛”又睁开来了,向我挤眉弄眼,我又在“眼睛”上补了一块,经过几个回合的“战斗”之后,还是我赢了——给它穿上了厚厚的外衣。可是奶奶说,糍团只能有一层皮,而不是三层。

我决定再做一个。相对于上一次,我这次的馅料放少了一点,皮也做得大了一些。这次的成果,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做得太完美了。这时候,奶奶发话了,打断了我的孤芳自赏:“这些原材料都是熟的你可以尝一个哦。”我立刻拿起一个吃起来,真好吃啊,满口都是芝麻的香,糯米的甜。

“哈哈哈!”奶奶笑了起来。咦,怎么回事呢?我来到镜子前,原来,我的手上,脸上沾满了芝麻,手就像非洲黑手,嘴成了非洲黑嘴,脸也向非洲人看齐啦。

“哈哈哈……”笑声在屋子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