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讲【徐健】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讲【徐健】
一、教材分析: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也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本组教材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阐述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鹿和狼的故事》以罗斯福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阐明了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告诫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的这一客观规律。《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记述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深深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类应该珍惜和热爱土地的强烈情感。《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一个山野老农,他将毕生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造福子孙后代。四篇文章多角度、多层面地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
二、教学目标:
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二是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三是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语,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浪费资源的现象,一方面启发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了铺垫,通过以“珍惜资源”为主题的口语交际活动,以及针对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写一份建议书或根据漫画写环保故事的习作练习,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明白人类的生存的艰难,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难点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解决重、难点的措施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这个课题是197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如果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深入文本、联系实际,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这样一个事实,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但这一点并不是最难的。在教学中,我们只要让学生在充分质疑的基础上,自主读书,边读边划,联系课文,深入思考,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和同学交流讨论即可。关键是在全班交流时,要抓住一个问题: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通过这个感叹直奔主题,再辐射全文:你从哪里读出可爱,又从哪里发现容易破碎?避免了琐碎地、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文。
《大瀑布的葬礼》是略读课文,课文前面有学习提示,提示学生从三个方面展开学习:①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悲剧;②想象大瀑布以前和现在的不同景象;③联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了课文后的感想。就根据这一提示,本文学习可以分成三个板块。但顺序可以调整一下,先品读大瀑布前后不同景象,再寻找原因,最后谈感想。这样的调整是基于学情的需要,因为对学生来讲,原因不难找到,读一读第6自然段就全都明白了,而前后不同景象的描写是非常经典的,在这种矛盾冲突中,再去探究原因,学生的兴趣会更大。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我们与印第安人的区别是什么?我们对环境的保护,说白了,还是出于人类一种自私的目的,而渗透在印第安人骨子里、血液里的,是将自己溶于自然,对自然环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纯天然、原生态的热爱与敬畏。这也就是我对本文最后一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理解。这虽然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演说稿,但是因为它跳跃性很强,又远离学生的生活,所以教学难度比较大。尤其是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很难说得清、道得明。在教学时,我们一定要抓住题眼“神圣”二字。西雅图在演说中一咏三叹,反复嘱托“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那我们就可以创设一个话题:这片土地上的什么是神圣的?在讨论交流时,还可以抓住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感受印第安人把土地上的一切事物都当成自己的兄弟朋友,字里行间处处充满着对这片土地的珍惜和热爱,以表达对它们无比的眷恋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青山不老》起初,由于学生的认识都比较单纯,停留在对字面的理解上。所以,我们要回过头去,抓“奇迹”(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它是一个奇迹,这点理解不难,要想突破“青山是不会老的”这个理解难点,就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个奇迹的伟大意义。对此,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课外资料,如: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经成为当地人们最大的敌人。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已达262万平方千米,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全世界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威胁。这些文字配合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便强烈感受到了这个奇迹的伟大意义。另外,抓住“15年”,把文章做足,联系课文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在晋西北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瘦小的老人是怎样去种树的。比如:烈日下,老人……;风雪里,老人……;沙尘暴中,老人……。一年是如此,两年是如此,十年、十五年还是如此。最后总结,这位普通老人的事迹过去30年了,但他的这种“愚公造林”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学生也就明白了“青山是不会老的”深刻内涵。
五、教具准备
搜集资料,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4~5课时,略读课文《鹿和狼的故事》、《青山不老》2~3课时,习作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
【研讨】
本单元的主题鲜明,环保意识明确,在教学中你是如何让孩子们从中体会到环保的用处的,你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