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者:admin
总课时数
10
主备教师
零五网
教学内容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6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形如ax±bx=cax±a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难点
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一、揭示课题:
     教师:这节课,我们要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有关方程解法的理解,提高我们分析数量关系和能列方程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乾洲 教育 在线
二、练习运用
(一)基本练习:
1.解方程。选自教材第16页第8题。
(1)出示:0.7x+0.3x=9    2x-2×0.3=8
2x+15×2=48        6.6x-5x=64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让学生说说这样的方程可以怎样解。
集体校对时,说说解这些方程的依据,并让学生做口头检验。
(2)师生共同总结解此类方程的一般方法,强调要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答案:x=9 ;x=4.3;x= 9;x=40)
2. 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
选自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9题。
教师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读题分析:
(1)说说怎样设题中的未知数量。
(2)找出每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学生解答,指名板演,集体讲评。(答案:丹顶鹤:300只;天鹅:660只)
3.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
选自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10题。
(1)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读题分析。
(2)学生独立完成。
(3)展示交流,让学生说一说等量关系。
交流时,注意解题方法的多样性。(答案:五年级:48棵;六年级:72棵)
(二)对比练习:
1.选自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11题。
(1)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读题分析。
(2)学生独立完成。
(3)展示交流,让学生说一说等量关系。(答案:48千米)
2.改编教材第17页第11题“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2.4小时后,甲落后于乙48千米。甲每小时42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读题分析。
(2)引导与第11题对比,发现异同。
(3)学生独立完成。
(4)展示交流,让学生说一说等量关系。(答案:62千米)
(三)变式练习:
1. 选自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13题。
学生独立解答,组织交流。(答案:(83-12×4)÷7=5本)
2.选自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14题。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后说说题目要我们求什么。
教师:此题与例题10相比,有什么类似的地方?
小组交流,明确此题属于工程问题的应用题,解题思路一样,等量关系式类似:“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甲完成的工作量+乙完成的工作量=总工作量”。
(2)追问:你会解答吗?可以让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独自解答,指名板演。
(4)集体评讲、订正。(答案:6000÷25-130=110个)
3. 选自教材第17页第15题。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后说说题目要我们求什么。
教师:此题与例题相比,有什么类似的地方?
小组交流,等量关系式为:“一套衣服的价钱 ×套数=总价、 上衣的总价+裤子的总价=一共用去的价钱”。
(2)追问:你会解答吗?可以让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独自解答,指名板演。
(4)集体评讲、订正。(答案:35;16)
(四)拓展应用:
选自教材第17页思考题。
1指名读题,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2启发:甲第一次追上乙,就是指甲比乙多跑多少?
3)学生画图帮助理解。
4学生独立列出方程并解答。(答案:280x-240x=400  x=10)
四、小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完成第三部分习题设计“课堂作业”第24题。
2.课后作业。
完成第三部分习题设计“课后作业”第256题。
选择有典型的几道解方程习题,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发现共性问题,集中讲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顺解此类方程的方法与技巧,以便学生熟练掌握此类问题的解法。




























通过对比题的练习,加强数量之间关系的对比,让学生灵活掌握此类题型的解法,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2.4小时后,甲落后于乙48千米。甲每小时42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乙行的路程-甲行的路程=48
           解:设乙每小时行x千米。
               2.4x-42×2.4=48
                        2.4x=148.8
                          X=62
                   或48 ÷2.4+42=62(千米)
                答:乙每小时行62千米。
本节课要训练学生会根据具体的实际问题灵活的找出等量关系,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教学中,重点要训练学生根据题目找数量关系,要想到最容易理解的数量关系,如果学生列出了不同的方程,可以要求他们进一步比较列出的不同方程的内在联系,在比较中加深对题中数量关系以及相关方程解法的理解,怎样的方程解起来最方便,从而找到最优的解法。学生解答后,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的问题情境,自主探索合适的检验方法,突出检验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另外第17页的思考题可以进一步挖掘深化,让学生理解体会到在环形跑道上同向而行,两人第一次相遇就是多跑一圈,第二次相遇就是多跑两圈……如果是背向而行,两人第一次相遇就是合跑一圈,第二次相遇就是合跑3……在教学时,可以画图帮助学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