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学会合作>这篇课文多处运用设问,既能引起听众注意,又做到纲目分明,如“什么是合作呢?”“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是什么力量使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等等,都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典型事例,验证观点。
课文运用了两个典型事例,一是交响乐团的演奏,一是从瓶中拉出七个彩球的实验;分别从要有协作精神和要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不同侧面,验证了要获得成功,必须与他人合作的观点,令人信服。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如自主预习、边读边画边批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对合作应该有切身体验。
三、说教学目标
1、 通过充分的感知和情境的渲染,想象的触发,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语言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多角度、立体地充分懂得合作精神。
2、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合作的重要性。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演讲。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一种可贵的合作精神”。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与感受,获得“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四、说教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教学中,我结合本课特点,准备采取以读代讲的形式,通过朗读、默读、浏览、速读等多种形式,再加上想象、课件、图片的展示等手段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自读自悟,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合作的重要性,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五、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我校“自主学习 因势利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我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预习阶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在小组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探究,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展示环节以朗读为主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六、说教学流程
一、 复习上节课内容,导人新授内容
二、精读训练
理解第一段。 .
1、激发思考:作者围绕合作,首先谈了什么?
自由朗读第一段,找出文中的重点句。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不论……也不论……都……”
“只有……才能……”
“小……小……大……大……不……就……”
2、通过对上面句子的理解,举出在实际生活中“合作”的事例,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
3、通过第一段的学习,归纳演说词的语言特点。
4、小结:这一段说明了人生活在世界上,都离不开与别人合作。
理解第二段。
过渡: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1)理解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个事例,随后播出一段交响乐录音,学生置身交响乐的美妙旋律之中。乐止,介绍交响乐是由上百人用不同的乐器演奏而成,他们是怎样合作的呢?
2、思考:“团体目标”的“高度统一”和“协作精神”分别形容“合作”的什么?(合作的“完美”与“和谐”)
从这个事例中,同学们明白了什么?
(2)理解第5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这个实验的目的、要求、经过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联系课文想想“依次”是什么意思。外国专家是怎么说的?
“我在许多地方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这句话说明了么?从这个事例,你明白了什么?
(3)理解第6自然段。
1、读读,想想:
2、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小结:文章通过两个具体的事例,说明只有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提问:为了说明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作者举了两个事例。只举前一个例子够不够?为什么?(不够。因为只举前一个例子只说明合作需要有协作精神,而后一个例子是说明合作需要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只有举两个例子,才能把问题说得很全面)
理解第三段。
自由读,谈谈你对既要“竞争”,又要“合作”的体会。
三、总结全文
四、指导学生练习演讲。
七、说板书设计
学会合作
离不开合作
协作精神
怎样卓有成效地合作 成功
自我牺牲精神
八、说设计意图
紧扣教材,拓展资源,为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提供一个空间,将课文内容延伸,一是更好地让学生体验感悟课文内容;二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