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者:admin
           
《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后反思

这是一篇记事课文,主要讲小男孩汤姆在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前两个小时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在爸爸的教育下,他把鱼重新放进湖里的故事,告诉人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严格遵守社会道德的道理。

    究竟什么是“道德”?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很难理解。课文并不是要学生掌握什么是“道德”的道理,而是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做人,因此重点应该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通过同伴之间的争论逐步“悟”出做人的准则来。

    课堂上,在学习了汤姆的心情变化后,我引导学生讨论:“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爸爸坚持要汤姆放掉这条鱼,你喜欢这样的爸爸吗?为什么?”本来我预设让孩子们进行争辩,但孩子们都自觉地喜欢爸爸,赞同爸爸的话,不知是孩子们懂事了,还是变得圆滑了。接下来,我列举了生活中的实例,让孩子们辨别,他们也纷纷表示会自觉遵守公德和规定。但我想:社会也是个大课堂,在我们中国这方面是很滞后的,需要大家携起手来共同教育。

信息发布者:admin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后反思

这篇文章通过讲述汤姆在爸爸的教育下,把钓到的大鲈鱼重新放回湖中的故事,教育学生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自律,自觉遵守规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感受汤姆心情的变化,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作为重点。我让学生找出描写汤姆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句子,反复阅读品味语言文字,深入体会汤姆的心情变化:欣喜万分——不情愿——无可奈何——不无遗憾。同时,让学生找出爸爸说的话,通过朗读,感悟爸爸的话是促使汤姆心情变化的原因,并从爸爸坚定的、斩钉截铁的话语中,认识到爸爸如此严格是为了让汤姆懂得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道理。最后,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并积累名言,使“规则”二字深入学生心中。

信息发布者:admin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反思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进述的是汤姆在爸爸的教育下,把钓到的大鲈鱼重新放回湖中的故事,教育学生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自律。

    为了让孩子们能进一步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碰撞,对文本内容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深刻的感悟。在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时,我抓住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为两条主线,一条是爸爸,一条是汤姆。让孩子们用“——”划出表现汤姆心情变化的句子,细细读读,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他当时的心情;用“~~~”划出爸爸说的话,想结合前面“投来赞赏的目光”想想爸爸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在交流中,孩子们体会到了汤姆的“不情愿”——“无可奈何”——“不无遗憾”,而爸爸的话正是导致他心情变化的原因,通过朗读体会爸爸的话,使学生感受到了爸爸是一位严格遵守社会规定和社会公德的人。有了这些感悟,我又让学生围绕“汤姆最终后悔了吗?”展开讨论,在研读中再次感受到了父亲言行的深远影响,进而使学生也得到了一次道德洗礼。

    在自主研读中,孩子们各自在不同程度上体验了成功的乐趣,收到了真正的益处。学生在思维上得到了训练,情感价值观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信息发布者:admin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反思

刚出示课题后,我让学生读好以后,看看与平时的题目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有标点符号,是一个句子。是汤姆的爸爸对汤姆说的一句话。接着,我让学生看着题目质疑,学生的想法也很多:这是一条什么鱼?为什么要把这条鱼放掉,而且是必须的,还加了感叹号……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自然会想着去从文中寻找答案。在教学课文时,我抓住了汤姆心情的变化,即钓到鱼时的惊喜激动,听到爸爸说把鱼放了后很不情愿。可看着爸爸如此坚持的说要放掉,只好无奈的放掉了。可是心里还是觉得很遗憾。在学完放鱼这部分后,我问学生,汤姆到最后还会埋怨爸爸让他放掉鱼吗?学生都说不会。于是我追问原因,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知道遵守规定,诚信比一条鱼更重要。于是结合课后练习题,让学生用上“不管……都……”的句式说说我们在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其他规定。教育我们的学生也应该做一个遵守规定的人。听着他们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话语,我想这篇课文的教育目的也达到了。

信息发布者:admin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反思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记叙了汤姆在爸爸的严格教育下,放掉自己钓到的大鲈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无条件地遵守公共规定。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个性化阅读就应该有个性化感悟。学生的感悟是来自他们自身的生活积累、知识储备、情感存储、人生价值观的积淀等,不同是很正常的。教学本文,在课堂上我设计了两次辩论,通过辩论来达到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评判,从而在我的引导下逐步认识到正确的价值观。
     第一场辩论:鱼该不该放掉?
     当读到爸爸的话:“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我问学生,如果你是汤姆,你心里会怎么想?要说真话!学生的理解不尽相同,有的同意爸爸的做法,有的则站在汤姆这边。于是,我让他们进行了小小的辩论,说说各自的理由。站在爸爸一边的学生认为,应该听爸爸的话,爸爸说的是对的,要遵守规定。站在汤姆一边的学生认为好不容易钓上来这么大的一条鲈鱼,就这样放掉实在太可惜了,反正也没有人看见。针对这样的辩论,我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而是让学生去读课文,读父子的对话,并且客串父亲的角色,在反复的朗读中,再来感受自己的立场。通过反复的朗读与体会,很多学生都能感受到父亲的良苦用心,纷纷站到了父亲这边。
      第二场辩论:汤姆会不会遗憾?
      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鱼。我问学生,汤姆以后会有遗憾吗?同第一场辩论赛一样,我让他们进行辩论,当然,大部分学生是认为没有遗憾的,因为他们已经把课文学到了最后,所以已经认定汤姆的做法是正确的,既然是正确的,那以后也不会感到遗憾。小部分孩子认为是有遗憾的,因为他第一次钓到这么大的鱼,以后从来没有钓到过,这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情。但是他们认为有遗憾但是不后悔,因为他的做法是正确的。其实,两组辩论的孩子都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我没有评判谁对谁错,对他们的回答都是很满意的。
      两场有意思的辩论,让这堂课有滋有味,我们都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感与满足感。
信息发布者:admin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反思

学习这篇课文时, 我从课题入手。板书:“你  把这条鱼放掉!”这个显眼的课题紧紧地抓住学生的眼球,学生立刻叫嚷起来:“老师,你漏写了课文题目!”“还有一个词语,是“必须”。”师:“不加这个词语也可以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啊,一样的意思嘛!”学生立刻反驳道:“不对,这个词一定要加上去,表示这是命令。”“这里的必须是说明爸爸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这时,指导学生再次读课题,想象爸爸当时说话的语气,学生若有所悟。

    在学习了汤姆的心情变化后,我引导学生讨论:“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爸爸坚持要汤姆放掉这条鱼,你喜欢这样的爸爸吗?为什么?”本来我预设让孩子们进行争辩,但孩子们都自觉地喜欢爸爸,赞同爸爸的话,不知是孩子们懂事了,还是变得圆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