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者:admin
一、生字知识


查字典



音序



S



读音


shāo


部首





笔画



七画



字义



本义为禾末,引申为略微



组词



稍后



成语



稍纵即逝 



查字典



音序



B



读音


biàn


部首





笔画



九画



字义



① 全面,到处

② 量词,次,回



组词



①遍布

②一遍



成语



遍体鳞伤



查字典



音序



Z



读音


zhěn


部首





笔画



四画



字义



① 躺着时垫在头下的东西

② 躺着的时候,把头放在枕头上或器物上

3 垫着



组词



①枕木

②枕戈待旦

3枕腕(写字运笔的一种方法,右手垫在左手上写)



成语



高枕无忧、枕冷衾寒 



查字典



音序



M



读音



部首





笔画



一画



字义



① 尖端,梢;

② 最后,终了

③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

④ 碎屑

⑤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



组词



①末端

②末尾

③末节

④碎末



成语



穷途末路



查字典



音序



X



读音


xiào


部首





笔画



六画



字义



①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

②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③古代军队编制单位




组词



①学校

②校尉



巧记



木头交朋友



查字典



音序



G



读音


guàn


部首





笔画



八画



字义



①习以为常的,积久成性的

②纵容,放任



组词



①惯例

②娇惯



成语



娇生惯养



查字典



音序



D



读音



部首





笔画



九画



字义



①横过水面

②由此到彼

③转手,移交

④过河的地方



组词



①渡船

②横渡

③引渡

④渡口



巧记



水中度一天



查字典



音序



J



读音



部首





笔画



八画



字义



①建筑物的根脚

②根本的,起始的

③根据

④化学上化合物的分子中所含的一部分子原子被看作是一个单位时,称作“基”



组词



①基石

②基础

③基点

④基团



巧记



其人土上坐



查字典



音序



C



读音


chǔ


部首





笔画



五画



字义



柱脚石



组词



基础



巧记



石头出山



二、生词知识

基础 【jī chǔ】
词义:指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
例句:小学阶段是全面打基础的时期。
稍微 【shāo wēi】
词义: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
例句:妈妈今天烧的鱼稍微有点咸。
巨著 【jù zhù】
词义:篇幅长或内容精深的著作。
例句:李时珍编写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享誉海内外。
滚瓜烂熟 【gǔn guā làn shú】
词义: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例句:五岁的小弟弟已经将《三字经》背得滚瓜烂熟。
气馁 【qì něi】
词义:形容灰心丧气;失去勇气。
例句:胜利了不要骄傲,失败了不要气馁。
急起直追 【jí qǐ zhí zhuī】
词义:马上振作起来,迅速赶上进步较快的人或发展水平较高的事物。
例句:暂时落后不要紧,只要急起直追,照样能够赶上去。
名列前茅 【míng liè qián máo】
词义:指名次列在前面。
例句:张红的各科成绩均在班里名列前茅。
有所作为 【yǒu suǒ zuò wéi】
词义:能够做出成绩。
例句:要想长大后有所作为,小时候必须勤奋努力。
远渡重洋 【yuǎn dù chóng yáng】
词义:指坐船到很远的地方去,或者坐船从很远的地方来。
例句:鉴真和尚远渡重洋,到日本传经送宝。

近义词
  • 然而——但是
  • 稍微——稍稍
  • 气馁——泄气
  • 改进——改善
  • 回顾——回忆
  • 忘记——遗忘
  • 照样——照旧
  • 如今——现在
反义词
  • 勤奋——懒惰
  • 成功——失败
  • 理想——现实
  • 记得——忘记
  • 气馁——自信
  • 美好——丑陋
  • 名列前茅——名落孙山
  • 滚瓜烂熟——结结巴巴

三、课文知识
段落分析

全诗共4个自然段,可分为3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列举了司马光和童第周两位名人的事例,说明勤奋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前提。

第三段(第4自然段):写要牢记“勤奋”二字,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作出应有个贡献。



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古今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写作特点

本为最主要的写作特色就是观点鲜明、论证有力,因而文章虽然简洁、凝练,但说理透彻,启人心智。课文主要是以司马光、童第周勤奋成才的事例来说明“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一观点。本文选择的两个事例非常典型,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是天资聪颖的人靠勤奋成才的,一个是基础较差的人靠勤奋成才的。这样,就使得道理说得更深刻,更能令人信服。



篇章理解

1.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自古至今,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所有成功的人,他们的成功果实都是靠自己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全部的心血换来的。“成功者手中的鲜花”就是指他们取得的成就。“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就是要付出辛劳,要勤奋。这是一个比喻句,强调了勤奋对于要想取得成功者的重要性,“每一个”和“都”就包含了所有的人,所有的成功者。


2.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

“由此可见”指的是由童第周的事例可以看出,即使基础不太好,但只要肯下功夫,只要勤奋,同样可以成才。这个例子与前面所举得司马光的事例互相呼应,得出的结论是,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阶梯,无论基础好与不好。


3.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分才”。

为了进一步证明论点的正确,这里引用了名人名言,更具说服力。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这句话的意思是:勤奋可以弥补笨拙,这是一条很好的古训,只有付出一份辛劳才能取得一份收获,才能成才。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4.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这里用了一个“只有……才能……才能……”的关联词,强调了条件的重要性。要想有所作为,要想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勤奋是必要的条件。而且强调了如果只是一时的“勤奋”,是不够的,所以在“勤奋”前加了个“一生”,说明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勤奋,要想文中所举的司马光、童第周那样,时时勤奋、处处勤奋,直到生命的终止。同时,这句话在这里还起到了一个与前文呼应的作用,再次勉励读者一生勤奋,力争有所收获,力争拥有鲜花,使生命更加精彩。




四、延伸知识

勤奋学习的故事

一、好学的诸葛亮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先生开始很恼怒,但不久还是被诸葛亮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对他更关心,更器重,对他的教育也就更毫无保留了。而诸葛亮也就更勤奋了。通过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一带饱学之人。

二、 勤奋学习的匡衡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华罗庚

华罗庚,国际数学大师,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规划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许多重大贡献。他在多复变函数论、矩阵几何学方面的卓越贡献,更是影响到了世界数学的发展,也有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华罗庚先生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这些研究成果被著名的华裔国际数学家丘成桐高度称赞,是一个难以比拟的天才。

不仅如此,华罗庚的爱国之心同样令人敬佩。1949年新中国成立,华罗庚感到无比兴奋,他克服了来自美国政府所带来的种种困难,偕家人回国,为祖国的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