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第二课时)
《夹竹桃》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咏物抒情”中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写了万紫千红的花季里,夹竹桃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全文结构严谨,一开始便直抒胸臆,虽然不是名贵,不是最美,却是最值得留恋、回忆的花,随后从花色上写红白两种颜色的花融洽地开在一起的情景,接着作者列举了春、夏、秋三季十四种花对比衬托出夹竹桃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然后又写了月光下的夹竹桃叶影参差,花影迷离,令人遐想。最后总结全文与开头形成首尾呼应之势。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并对文质兼美的文章具有一定的感悟能力,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非难事。然而了解夹竹桃的韧性以及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人带来的幻想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真切地感受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甚至自己也不自觉地对夹竹桃产生喜爱之情,感受语言之美,则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进行美的熏陶。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欣赏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动人的花影,培养审美情趣。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3. 透过文字,补充资料,感受学界泰斗季老的人格魅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文字,从字里行间感受夹竹桃的特点,以及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体会季老对夹竹桃特殊的情感,感受季老的人格魅力——夹竹桃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针对本文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白板的交互功能,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用立体化的文本去撞击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在审美化的语言环境中感悟、积累、运用语言,获得读文后的愉悦感、收获感,提高情感的价值、审美的价值,从而真正享受我们的语文教学。
《夹竹桃》第二课时的教学主要分成两个板块:感悟夹竹桃的韧性,张开想象的翅膀感受月光下的夹竹桃的美妙。
在感悟韧性部分我让学生找出重点句,在白板上圈画,引导他们咬文嚼字,反复朗读,在读中重点感悟夹竹桃可贵的韧性。同时渗透写作方法,明白作者写院子里其它的花是为了对比衬托出夹竹桃的花期之长,韧性可贵。
在学习幻想部分时,我先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围绕两个问题——“季先生为什么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他把夹竹桃幻想成哪些东西呢?你最喜欢哪一次幻想,有什么感受?”先进行自主学习,再在组内交流。组际交流时先让一组交流第一个问题,并抓住“袭”感受花香,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再让另一组交流第二个问题,感受作者幻想之奇妙,同时渗透写作方法——先概括讲述,再具体描写,让人身临其境。然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切身感受这种静谧的美。最后用白板的聚光灯功能营造月下赏花的朦胧意境,让学生自由驰骋想象,让他们的才思如山间溪水淙淙流淌……
这篇课文以花喻人,教学难点是感受季老的人格魅力——夹竹桃精神。为了突破难点,我在教学尾声处安排了季老的颁奖词和对他的介绍,让学生明白了季老就是像夹竹桃一样默默无闻,有韧性的人。
不足之处:第4小节关于“韧性”的教学还匆忙了一些,只是点状的交流。第3、4小节的教学可以整合,在这里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对比着学习,更深入地感悟到夹竹桃花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迎风吐艳生命力顽强、默默无闻的韧性。同时渗透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