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者:香草
一.说内容
《再见了,亲人》是新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四组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第四组课文是从情感熏陶的角度提出的,主题是“他们令我们感动”。 学习第四单元的课文,要指导学生继续运用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准确完整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体会句子包含的意思的方法,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
《再见了,亲人》是本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也就起着尤为重要的作 用.这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和密不可分的亲情.本文以情为线索,采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记叙了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大娘,小金花,大嫂,并引入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往事回忆,把现实的告别场面与往事结合起来.
 二.说学情:
学生进入五年级以后,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首先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上这些能力的具备,为学习本课打好了基础。但是,本课所描写的内容是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之前的特殊环境下的事件,由于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上的局限,对于体会文中所表达的中朝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用常态的教学手段很难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时注意对背景的介绍,以及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新课标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雪中送炭”、“同归于尽”、“唯一”等词语及重点句含义。学习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
2、通过自主、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及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真情,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3、感悟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从中理解“亲人”二字真正的含义.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这篇课文,学生能理解志愿军复述的往事,但由于抗美援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遥远,捕捉文字背后的感人故事,体会这种交织着血与泪的亲情,就不容易了。因此,我把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和密不可分的亲情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教学的难点。
五.说教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根据本课抒情性较强的特点,我采用“以读激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即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弄清全文主要的人和事,人物之间的联系后,通过抓重点词句,创境朗读,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文章中心,感悟语言传达的情感,使学生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心灵不断得到净化,达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教学效果。具体教法是:
1、以读代讲法: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自身规律。中朝两国人民那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不是用一两句话能够说明的.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式: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教师引读、配乐读为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和情境,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2、情境教学法:文章不是无情物,为了达到“披文以入情”的教学目的。我借助录相、图片再现当时场面。通过音乐烘托、渲染气氛,使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表达的更加强烈。
3、观察、想象法:通过观察书中图片、文字,启发他们展开想象,丰富课文内涵,拓宽思想,强化积累。
六.说教学流程
这篇课文的特色是情感真挚而且强烈,容易使人受感染,被熏陶,进而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所以我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突出文本的人文内涵,强调情感体验,牢牢抓住“亲人”二字展开,从查阅工具书,理解从字面的角度来看,有血缘关系的人才是亲人入手,再感悟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之间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理解这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系,然后结合汶川大地震,从社会角度对“
亲人”一词进行探讨,理解不光战争年代有亲人,和平年代也有亲人,最后指导学生把美好的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并学会怎样和身边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亲人”关系。以下,是我教学中几点具体的做法:
1、补文入境,重回历史,基于文本.
初读之前,我首先补充了背景资料的介绍,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先后出兵130万人,14万人却忠骨长埋。年代久远,学生容易感到陌生,教师的补白可以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时代背景。130万、14万,这震撼人心的数字,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朝鲜人民的心灵距离,仿佛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2、咬文嚼字,体味悟情,解读文本.
语言是有温度的,我们要善于抓住关键的词句,让学生于细微处体会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比如,大娘送打糕这个事例,我先让学生找一找大娘是怎样送打糕的,再引导学生通过“全村”“顶着”“冒着”“穿过”这几个词语来理解大娘要带领那么多人,还要穿过敌人的包围圈,躲过敌人的炮弹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她冒着生命危险送来的打糕就是一份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再比如,大娘救伤员这个例子,我用比较词语的方法,抓住一个“丢”和一个“背”,让学生感受大娘心中,志愿军战士不是亲人,却更胜亲人。又比如,大嫂挖野菜这个事例,我针对“前沿阵地”这个词设疑,提出两个问题:前沿阵地是挖野菜的地方吗?是什么力量让大嫂去前沿阵地挖野菜呢?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明白到大嫂失去双腿是明知道有危险却毫不犹豫,自然能感受到这种深情厚谊。抓住了文中的这些文眼,就可以顺藤摸瓜,让学生更好地去解读文本了.中朝人民之间这种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情感,也就体会到位了。
3、想象画面,境中生情,挖掘文本.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语言的背后更有无穷的韵味。我们要赋予语言鲜活的形象,使其充满生命力,就要在想象中引导学生感悟当中丰富美好的情感。以大娘为例,文中有个句子: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我让学生想象:八年来,大娘还为志愿军做了什么事情?这里,学生既要结合历史,又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得越多,说得越细,就越容易体会这种慈母般的温暖。说到这里,我又顺势一问:“难道仅仅是朝鲜人民是我们志愿军的亲人吗?我们志愿军是不是朝鲜人民的亲人?” 并让学生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志愿军为朝鲜人民也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在这里,我引领学生通过想像,认真挖掘文本的生长点,努力让文本“活” 起来,“厚”起来,达到发展文本,丰富文本的目的.
4、创设情境,读中升华,超越文本.
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教师以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的情绪,容易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获得丰富的审美感。所谓的“传情”,就是一点一滴去渗透,一次一次去感染的。教师的真情,可以如同火种,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
(1)我以生活画面展示情境,帮助学生体会亲情。如大娘失去唯一的亲人,学生容易体会到大娘晚景凄凉,从此感到寂寞,没有人陪伴,却不容易体会到大娘心中的那种痛苦。我在此时创设情境:大娘看着孙子出生,看着他长大,他笑了,大娘也感到幸福;下雨了,大娘担心他着凉;炮弹响起了,大娘担心他受伤。学生也有过这样被爱的体验,能感受到小孙孙在大娘生命中的意义,这时教师再来一个转折:就是这样一个唯一的亲人,大娘却丢下他,背回了志愿军。此时此刻,这种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情感就呼之欲出了。
2)我还以语言描绘情境,推动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学习后面三段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朗读:
八年的同生共死,八年的朝夕相处,如今就要分离,看!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握着手说——再见了,亲人!
听,汽笛鸣起,就要上火车了,他们依依不舍地说——再见了,亲人!
火车马上就要离站,战士们紧紧拉着朝鲜人民的手,深情地说——再见了,亲人!
列车缓缓开动了,朝鲜
人民跟着列车边跑边喊,急切地呼喊——再见了,亲人!
列车隆隆向前,战士们还在诉说着自己的心愿——(引读最后三段)
新课标指出:高年段的朗读要求,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让学生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读,更是我在教学中突破感情的一个方法。在这里,我通过创设的情境,指导学生有层次的朗读,将学生感情一步步推向了高潮,构建一个开放和创新的语文课程,从而达到超越文本的目的.
5、课后拓展,内化情感,回归文本。
课文学到这里,学生们已经深刻地理解到中朝人民之间的伟大友谊。于是,我又抛出一个问题:“战争年代由于流血牺牲,容易形成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这种亲人关系,那我们现在处于和平年代,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也就无处可寻了,是吗?”以此问题,激发学生深入地进行思考。通过讨论曾经的非典,不久前的汶川地震,以及身边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对学生的心灵进行涤荡,形成他们美好的情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学会和身边的人亲人般地相处。从而完满地突破了本文的重难点,回归到了本课的主题“亲人”。
总的来说,这节课,我重感悟、重情境创设、重朗读。以上所谈,是我在 <<再见了,亲人>>一课的教学中,抓住“亲人”一词,突出情感线的一些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