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文怎么教?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是很多一线教师的困惑。今天,聆听了沈老师的讲座和几堂课例之后,我对略读教学逐渐清晰、明朗起来。下边,我就以郦老师执教的《全神贯注》一课,来谈谈我的收获和思考:
导——学
略读课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教师虽不用像精读指导那样纤屑不遗,但提纲挈领的指导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学生快速理清思路,获得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这堂课上,郦老师或教给方法,或辅以范例,授人以渔,使学生学得得法,学有收获。概括主要内容是中段学生学习的难点,在粗知大意这一环节,郦老师让学生运用“联系主要人物以及课题”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有效化解了难点,学生一个比一个讲得准确、精炼。更值得一提的是:郦老师两次提醒学生第七单元都是写人的文章,在学习其他三篇课文时要注意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在习作中要通过语言、动作、神情去描写人物。这提示既联系了整个单元,又暗示了学法的作用之大,能够促使学生自觉地迁移运用。
取——舍
略读教学不能像精读教学那样面面俱到,求多求全,这不仅要求教师在课文内容的选择上要突出重点,还要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郦老师在这堂课中两次链接课外资料,一是让学生交流茨威格和罗丹的资料,二是观看其他艺术家工作时的图片,这两个环节花了较多的时间。我个人认为,第一个环节可以直接利用“资料袋”,直截了当,针对性更强;第二个环节,可以作为课外拓展。
常——变
略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就是我们教学的向导,沈老师也为我们提供了略读教学的常规模式。但是我们还要努力在一成不变中寻找突破与创新,使略读教学也能富有情趣,富于变化。
这堂课在总体设计上采用了“阅读提示”中的第一和第三点,而对于第二点:把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郦老师改成了:说说艺术家做事有什么特点,哪些句子能够体现罗丹具有这些艺术家的特质。这一变化是基于学生实际的巧妙设计,因为少艺校的孩子有很多机会接触艺术家,而他们将来也有可能成为艺术家。
略读课文曾因它的“略”让我们忽视了它,而它的重要性却是不容忽视的,对它的研究,我们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