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者:香草
预设太过注重教什么、怎么教的研究,忽视了为谁教的思考,所以没有很好地站在儿童立场来预设教学,注定会有很多的遗憾。本人也会认真地反思执教的成败得失,更希望大家毫无保留、多提宝贵意见。先说声感谢了!
今天听了周校长执教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以往选择诗歌上公开课的老师几乎没有,所以首先很佩服周校长敢于挑战的勇气。
诗歌和散文相比,更有音韵美,更适合朗读,对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也更有益处。这节课,感受最深的是课堂上教师能遵循高年级学生的年段特点和认知规律,将理解诗歌内容与拓展相关古诗名句相结合(如第1、2、4小节的学习),与仿写诗句相结合(如第2小节中,仿写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 的 , 的 。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 的 , 的 。)并且发挥想象,通过补白丰富文本语言,有效落实了积累和运用的目的,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培养。
显而易见,这是一堂很真实、很扎实的教研课,体现了“真”教学思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说真话,学真知识,学真本领,尤其是会听、会思、会讲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首先感谢周校为我们呈现了一节现代诗歌。我觉得有以下三点值得学习:
一、三维目标落实到位
周校今天的这节课,凸现出新的知识观、学生观。在课堂上,周校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听、说、读、写”这几个环节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顺利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模式的转变
本节课另外的一个亮点就是周校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在导入,审题后,以“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我们要如何去打开这绿色的课本?”为话题,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探究和思考得出答案,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情感的升华与体现。周校把它作为仅供学生进行反思、质疑、思考、创造的过程,目的是要让学生自我开掘,去发现“自己的课本”、去寻找“心中的色彩”。
三、突显探究性学习
周校在这节课中以课本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设计的几个练习不仅训练了学生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即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和应用能力。这些都是值得我去借鉴和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