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窃读记 课时:第1课时 总课时:1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读通读顺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读通读顺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2、齐读课题,说说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
3、用自己的话说说“窃读”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标出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语。
2、反复读读生字,读准每一个生字的读音。
3、交流不懂的词语(估计学生不懂的词语有“饥肠辘辘”),并引导学生练习上下文进行理解。
三、再读课文
1、再次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得比较流利、通顺。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3、全班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用双横线画出课文的中心句。
5、全班交流(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答案,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并进行比较,从中找出最准确的答案)。
四、研读中心句
1、齐读中心句“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2、指导朗读:读出“快乐”和“惧怕”的感觉。
(1)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窃读”的滋味。
(2)尝试读出“快乐”和“惧怕”的复杂感情。
(3)指名试读,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
(4)自由试读。
(5)全班齐读。
3、体会破折号的用法。
(1)这里的破折号表示什么意思?
(2)朗读的时候,应该怎样把握?
课题:窃读记 课时:第2课时 总课时:2
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窃读的复杂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齐读课文中心句“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二、体会窃读的滋味
1、默读课文,从中找出描写“我”窃读时“快乐”或“惧怕”的句子,用“—”和“﹏”画出来。
2、交流自己画下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重点体会下列句子:
(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2)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去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
(3)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窃读”的滋味。
4、指导朗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三、总结课文
1、说说自己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2、说说自己通过学习课文有什么收获。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读出感情。
板书设计:
快乐
窃读
惧怕
课题:小苗和大树的对话 课时:第1课时 总课时:3
教学目标:
1、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我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
教学重难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读课文
1.谈话引入。
2.板书课题。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尤其注意多音字),读通句。
二、精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说说苗苗同季老交流交流了哪些问题?(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
3.结合插图,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并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
三、达成共识,感受阅读乐趣
1.在小组内,根据文中谈到的问题,选择一两个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感受。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
2.全班交流,重点交流“闲书”问题:
(1)在苗苗对季老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那么到底闲书知什么,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
(2)同学们能从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帮助写作。老师也特别喜欢阅读。我想这样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你能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
(3)教师小结:看来,“闲书”不闲,著名诗人也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
四、品味题目寓意
再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五、课外拓展:(任选一、两项)
1.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2.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
3.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纪录。
4.写一个读书推荐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
板书设计:
多看课外书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做到三个贯通
多积累古诗文
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 课时:第1课时 总课时:4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为什么?
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然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板书课题)
二、释题明意
齐读课题,“侣”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课题是什么意思?质疑课题。(为什么要选择书为自己的同伴?)
三、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3.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
4.接读课文,纠正字音。
5.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解决作者选择以书为侣的原因,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讨论自己疑惑的问题,再不懂的全班交流。
四、读文交流,体会作者情感
1.书到底有怎样的魅力,使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它作为自己唯一的伙伴呢?
作者把书当作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不论朋友见了多少面,家回了多少次,我们还是会发现新的东西。说明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读课文,注意评价的多样性。)
此外,你觉得作者选书作为自己的伙伴还有什么原因吗?
(尊重学生的独特解读)
2.作者认为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不管读多少遍,她也在这样的读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方法。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她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内容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总结收获──产生共鸣
五、课堂总结接读全文,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 课时:第2课时 总课时: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2、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说一说上节课的内容:作者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和方法。
二、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1.了解了作者的选择,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作者特别喜爱书,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作者很会阅读。)
2.作者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的根据,然后反复读一读自己找到的句子,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
(1)假设
这篇文章通篇都用了假设来贯穿全文,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一步步表明观点。在假设的情境中,作者仿佛在与人交流,把自己对书的独特情感以及自己在书中体会到的乐趣表达的淋漓尽致。
(2)设问
假设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毫不犹豫地回答直接显示了自己对书的情有独钟。
(3)比喻
作者还运用了许多生动贴切的比喻,把自己爱书的情感表达得更形象。
①作者把书比喻为家,不仅表达了喜爱之情,还说了家从不同角度去看,会发现不同的美,来说明一本书值得反复去读。
②作者将书比喻为朋友,足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的珍爱。
③作者还将书比喻为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拓展练习: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
④作者将书比作人。
⑤作者将书比作伴侣。这正是与题目相呼应,更能表达出作者对书的喜爱。
三、感情诵读,体味情感
在领悟表达方法的过程中,将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进去。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阅读链接
朗读补充诗歌《神奇的书》。
1.画一画书神奇在哪里。
2.说一说作者的表达方式。
3.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4.背一背这首诗歌。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充满感情的接读课文。
2.说说自己对书的感受。
板书设计:
走遍天下书为侣
走遍天下书为友
走遍天下书为家
课题:我的“长生果” 课时:第1课时 总课时: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导入。
2、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为什么把书叫做我的“长生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一看刚才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相互评价。
3、参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方法,再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再旁边做批注。
4、小组交流读书情况。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生反复细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班级交流
(1)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反复读一读作者列举的两个例子,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悟出的道理的?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写作体验来理解,来谈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做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由揭示课题内容引入。通过刚才的交流,你理解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
2、读读课文,说说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的?
(通过重点段落和句子的分析,明白作者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正是不断地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
3、再读课文。
课题:我的“长生果” 课时:第2课时 总课时:7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2、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会表达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上堂课内容,简单复述课文内容。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阅读的收获:
阅读,扩展了我的 ,锻炼了我的 ,增长了我的 ,提高了我的 。
二、品读语言,学习积累
读了多遍课文,你发现作者在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生动的比喻。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2.恰当的词语。
流光溢彩、眼羡、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黯然神伤、千篇一律、大显身手、心安理得等。
三、联系实际,升华感情
说一说你读书中的故事,你在书中的收获。
四、积累释放
1.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将本节课的收获补充到自己的读书卡中。
3.把自己在读书中的收获写成一个小片段。
板书设计:
香烟人——连环画——文艺书籍——大部头小说
我的“长生果” 扩展想象力——锻炼记忆力——增强理解力
作文构思要别出心裁——作文要写真情实感
课题:“词语盘点”和“日积月累” 课时:1课时 总课时:8
教学目标:
1、盘点本组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需要记住的词语。
2、积累一些古代读书的名句。
教学重点:
积累词语和名句
教学过程:
一、“词语盘点”部分
1、自由读读“读读写写”部分。
2、全班齐读这个部分。
3、分组朗读这一部分。
4、说说哪些字比较难写,可以怎样记住它。
5、自由读读“读读记记”部分。
6、开火车读这一部分。
7、分组读这一部分。
8、全班齐读这一部分。
二、“日积月累”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这些名句。
2、全班齐读这些名句。
3、自由组合读读这些名句。
4、指名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说说自己对这些名句的理解。
5、说说还了解哪些类似的名言。
6、齐读这些名句。
三、默写“日积月累”部分。
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一 课时:第1、2课时 总课时:9、10
教学目标:
通过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教学重点: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教学难点: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教学过程:
一、导入,确定交流内容
1、谈话导入
2、阅读“口语交际”中的三段话,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3、统计全班同学感兴趣的话题,确定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二、学生交流
1、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说话者说清楚自己的意思,倾听者注意倾听,看说者是否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2、学生互评互说,互相启发,教师巡视指导。
3、选择有代表性的两个同学在全班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议:他(她)说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他(她)是否将自己的意思说明白,你对他(她)有什么建议。
三、指导写作
1、开阔思路:除了刚才两位同学所说的,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说?
2、师生讨论:我们要想把刚才大家说的内容写下来,需要注意什么?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课题:交流平台 课时:1课时 总课时:11
教学目标:
1、结合本组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进行学习的交流,并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受到方法的启示。
2、初步学习理性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习理性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回顾本组课文的学习
1、本组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你喜欢哪篇课文?为什么喜欢它?课文中的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2、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你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
3、你的口语交际能力有没有提高?
三、小组交流课外的学习
1、指名谈谈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自己对读书乐趣的体会。
2、你学习到了哪些读书的方法?
3、围绕本组的学习专题你在课外读了哪些文章或书籍?
4、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觉得你在学习上还有哪些欠缺的地方?应该怎样改进?
四、教师总结
我们应该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阶段性的回顾和总结,不断改进,才能够使自己不断提高,不断进步。
课题:古诗词三首 课时:第1课时 总课时:1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泊船瓜洲》。
2、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课题。
2、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
二、检查朗读,读通古诗
(重点强调“间”“重”等多音字,并以此渗透联系上下文,分析字意,确定多音字读音的学习方法。)
三、借助注释和课外搜集的资料自读疏通诗歌大意
1、学生运用积累的学习方法,自读古诗,画出不懂的问题。
2、同学交流,解决不懂的字词。
3、全班交流: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
四、引导品读
1、自读批注,读解语境。
透过诗中哪些词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可以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还可以写写简单的批注。
2、交流感悟,相机指导朗读。
重点预设“一水间” “只隔”“绿”“又”“何时”“还”。
3、给“绿”换词,体会诗人遣词的奇妙。
4、还原诗境,感情朗读。
5、角色替换,自由吟咏。背诵诗文。
五、熟读成诵
1、反复朗读这首诗。
2、背诵这首诗。
附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只隔 又绿 照我还
课题:古诗词三首 课时:第2课时 总课时: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秋思》。
2、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课题。
2、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
二、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1、引导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2、学生进行归纳:
(1)学习古诗的步骤: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2)学习古诗的方法:反复朗读、对照注释、查找资料、联系上下文
三、学生用上述方法自学《秋思》
四、汇报自学情况
1、你通过自学,学懂了什么?
2、全诗的重点在哪个词语?为什么这么说?
3、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4、你认为应该怎样朗读这首诗?
5、指名朗读诗,大家评议。
五、全班读、诵这首诗
1、自由朗读这首诗。
2、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3、全班一起背诵这首诗。
附板书设计:
秋思
秋风——家书——恐——开封
课题:古诗词三首 课时:第3课时 总课时:1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长相思》。
2、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与《泊船瓜洲》《秋思》比较,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创设音乐情境
2、总结学诗方法,明确学词方法:解题→解词→理句→体情
二、整体感知,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词
1、朗读、正音。
2、书写难字:榆、畔、帐、聒、园、此。
三、运用归纳的学习方法自读自学,理句连意,说说全词大意。
四、体会边塞将士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1、解决词中难点、疑点。
2、以词眼“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为核心,抓住“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夜深千帐灯”想象意境,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反复朗读这首词,体会作者的感情。
五、回读古诗词三首,比较其中心、语言、表达方式的异同。
1、回顾本课三首古诗词,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2、再读这三首古诗词,体会它们的不同。
附板书设计:
山 水 帐 灯
长相思
风 雪 乡心
课题:梅花魂 课时:第1课时 总课时:1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叙述顺序,把握课文的五个事例,概括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理清叙述顺序,把握课文的五个事例,概括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出示梅花图,放《中国心》歌曲录音,激情引入新课。
2、学生齐读课题,就课题提问。
3、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理解的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交流朗读有困难的词语或句子,全班再读这些词句。
三、默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回忆的部分。
2、思考: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
3、全班交流,归纳课文围绕美化写的五件事:读思乡诗词落泪、珍爱墨梅图、因不能回国流泪、赠送墨梅图、赠送血梅手绢。
4、用连结事例的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题:梅花魂 课时:第2课时 总课时:16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第13自然段和相关句子,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梅花的品格及梅花魂的含义。
2、理解、体会华侨老人爱梅花更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体会梅花的品格及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2.理解华侨老人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梅花的品格及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二、研读第3自然段
1、默读这个自然段。
2、画出表现外祖父珍爱墨梅图的句子,用批注的方式写写自己的理解。
3、指名汇报自己画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
三、研读第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个自然段。
2、勾画外祖父爱梅花原因的句子,批注思考:
(1)梅花有什么品格?
(2)中国人有什么品格?
(3)梅花与中国人有什么相似之处?
3、全班交流汇报。
4、指导朗读这个自然段。
5、全班齐读这个自然段。
四、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1、课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2、外祖父为什么三次落泪?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讨论开头、结尾写法特点
1、交流讨论: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
2、教师归纳总结,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
六、再次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附板书设计:
读思乡诗词落泪
梅花魂 珍爱墨梅图
(坚强不屈的精神) 不能回国哭泣
送墨梅图
送血梅手绢
课题:桂花雨 课时:第1课时 总课时:1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写作思路。
2、指导学生抓住事例及景物自读自悟,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叙事、写景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课题。
2、读课题,就课题提问。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2、默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爱桂花——送桂花——摇桂花——收桂花──赏桂花——带桂花
三、精读深思,研究作者写作目的及表达特点。
1、思考:作者为什么爱桂花?
2、研读作者爱桂花香的语句。
抓住课文三处描写桂花香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用词(“浸”字)以及用景用物等表达方式抒情的特点。
3、研读“摇桂花”,体会作者怀念童年,怀念故乡的深情及作者用事抒情的特点。
(1)抱 摇 喊 桂花雨——怀念童年、思恋家乡
(2)仿说句子
4、研读“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体会作者母亲怀念家乡之情及作者表达方式的特点。
四、回读全文,研讨写法特点
用人事景物表达童年乐、思乡情
五、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出怀念故乡的感情。
附板书设计:
桂花雨
桂花香——摇花乐
课题:小桥流水人家 课时:第1课时 总课时:1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人、事、景、物表达思想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从人事景物的重点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2、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导入新课。
2、引导学生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由朗读课文,力求读得正确、流利。
2、指导学生根据提示分段,说说每部分特点。
流水:美丽 自然
小桥:
人家:优闲 恬淡
3、指导朗读,读出江南水乡“美丽、自然、优闲、恬淡”的特点。
三、指导学生领悟全文用人、事、景、物表达方法
1、学生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段落,教师相机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3、指导读出喜爱的感情。
四、体会作者的感情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你看到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五、教师总结归纳。
附板书设计:
小桥流水人家
流水:美丽、自然
小桥:
人家:悠闲、恬淡
课题:“词语盘点”和“日积月累” 课时:1课时 总课时:19
教学目标:
1、盘点本组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需要记住的词语。
2、积累一些古代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教学重点:
积累词语和名句
教学过程:
一、“词语盘点”部分
1、自由读读“读读写写”部分。
2、全班齐读这个部分。
3、分组朗读这一部分。
4、说说哪些字比较难写,可以怎样记住它。
5、自由读读“读读记记”部分。
6、开火车读这一部分。
7、分组读这一部分。
8、全班齐读这一部分。
二、“日积月累”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这些诗句。
2、说说这些诗句的特点。
3、自由组合读读这些名句。
4、指名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说说自己对这些名句的理解。
5、补充说说了解到的其他表达思乡情感的诗句。
6、齐读这些诗句。
三、背诵“日积月累”部分。
课题:习作:二十年后回故乡 课时:第1、2课时 总课时:20、21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适当运用本组学习的方法,写一篇描写二十年后的故乡的习作。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
2、在习作中适当运用本组学习的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习作中适当运用本组学习的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结合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谈话激情导入。
二、开启思路
1、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家乡的情况。
2、指名说说自己了解的家乡。
3、指名说说自己所看到的家乡的变化。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
(1)家乡环境的变化
(2)家乡人民生活的变化
(3)家乡人民的变化
5、小组交流:你希望未来的二十年家乡有什么变化?
6、全班交流。
三、写作指导
1、同桌交流: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
2、指名汇报。
3、教师指导(主要围绕怎样运用本组学习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进行指导)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互相交流习作,互相欣赏,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进行修改。
附板书设计:
二十年后回故乡
环境的变化
人民生活的变化
人民的变化
课题:交流平台 课时:1课时 总课时:22
教学目标:
1、结合本组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进行学习的交流,并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受到方法的启示。
2、初步学习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来表达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习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来表达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回顾本组课文的学习
1、本组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哪些课文给你的感受最深刻?为什么?
2、本组的几篇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举例说说。
3、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
三、小组交流课外的学习
围绕本组的学习专题你在课外读了哪些文章或书籍?
四、教师总结
学习课文,除了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应该注意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的,是通过哪些景、事、物怎样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的,这样文章才能够更真实、更感人。
附板书设计:
交流平台
泊船瓜洲:明月
秋思:写信
长相思:风雪
梅花魂:梅花
桂花雨:桂花香、摇花乐
小桥流水人家:故乡的风景
课题:口语交际:策划一次活动 课时: 1课时 总课时:26
教学目标:
策划一次主题为“浓浓的乡情”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积极参与讨论,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教学难点:
积极参与讨论,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本组学习的课文,总结课文内容的共同特点。
2、激情谈话导入。
二、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要求
1、学生阅读导学部分。
2、交流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要求。
三、进行口语交际
1、学生分组讨论用什么形式来表达浓浓的乡情。
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
3、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组列出节目表。
4、在全班展示节目表,大家共同评议、修改。
四、教师总结。
附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主题:浓浓的乡情
活动形式:朗诵诗词、演唱歌曲、画展、课本剧等
活动内容:(节目表)
课题:趣味语文 课时: 1课时 总课时:27
教学目标:
通过读故事,体会诗人写诗时对运用字词的认真态度,从而领悟到汉字的意趣和蕴味。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写诗时对运用字词的认真态度,从而领悟到汉字的意趣和蕴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讲述故事,激情导入。
二、学生读故事
1、学生阅读故事。
2、同桌之间互相复述故事。
3、交流:为什么用“敲”字好?好在哪里?
4、指名学生说一说这个故事哪里有趣。
三、课文迁移
交流:你还读过哪些类似的故事?能跟大家说说吗?
四、总结归纳
1、从这些故事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教师总结归纳,引导学生领悟到汉字的意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附板书设计:
推敲
推 —— 敲
课题:鲸 课时: 第1课时 总课时:2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难点:
弄明白鲸为什么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激趣导入
2、介绍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与小伙伴一起再读课文,力求读通顺。
三、理清写作思路。
1、默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加小标题
2、指导归纳主要内容.
3、按鲸的“特点→进化→种类→习性”把课文分成四段。
4、用连接段意的方法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重点理解鲸为什么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1、为什么说鲸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鱼类?
2、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字句进行说明。
3、指名说说。
4、用自己的话分三个方面说清楚为什么鲸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鱼类。
五、完成练习
自读4—6自然段,填表
习性特点说明方法
食物
呼吸
睡觉
生长
课题:鲸 课时: 第2课时 总课时:29
教学目标:
认识、学习、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并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第一段,理解鲸的特点,学习掌握说明方法。
1、自由读读第一段。
2、说说鲸有什么特点。
3、思考:作者是怎样写鲸的大的?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说一说。
(1)第一、二句:“…其实还有比象大…”(作比较)
第三、四句:“…十六万斤…四万公斤…十七米长…”(列举数字)(举例子)
第五句:“人站在它嘴里……”(假设)
4、指导读出感情:我们应该怎样读出鲸的大?
三、指导迁移学习4——7自然段,自读自悟鲸的生活习性,勾画批注说明方法,学习掌握说明方法。
四、课外拓展,交流资料,仿说仿写《鲸的自述》。
1、出示鲸的图片,请学生为图片题名。
2、交流“鲸”的课外资料。
3、谈谈自己对鲸的感受。
五、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篇习作。
附板书设计:
特别大
是哺乳动物
分类
鲸 进食
呼吸
睡觉
生长特点
课题:松鼠 课时: 1课时 总课时:30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从课文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的描写中了解松鼠外形、性格、行为特点,感受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学习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手法。
3、与《鲸》对比,体会本文与《鲸》在表达方法上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
了解松鼠外形、性格、行为特点,感受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与《鲸》在表达方法上的异同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鲸》,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找出全文中心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找出文中中心句,并从中找出几个关键词语,初步了解松鼠漂亮、乖巧、驯良、讨人喜欢的特点。
三、自学课文,体会松鼠的特点,掌握说明方法。
1、学生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到体系松鼠特点的句子,做好批注。
2、全班交流,互相补充、评议。
四、对照异同,探究写法
1、与《鲸》比较, 完成下表。
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
鲸介绍形体特点,生活习惯。简单朴实准确
松鼠介绍外貌、性格、行为
2、交流:这两篇课文说明方法有什么不同?
五、教师归纳总结。
附板书设计:
漂亮
松鼠 乖巧
驯良
课题:新型玻璃 课时:第1课时 总课时:3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整体感知,自主阅读
1、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课文提到的几种玻璃,并用不同的线画出写它们的特点和作用的句子。
3、学生互相交流,说说课文介绍了哪些玻璃,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4、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的玻璃,采取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自主阅读,充分了解玻璃的特点、作用等。
三、交流讨论,合作学习
1、同桌或四人小组或自己找小伙伴,交流自学情况,互相补充,相互释疑。(上台写出所学玻璃的特点、作用。)
2、全班交流:通过自学交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教师适时点拨,强调结合实际和收集到的资料谈)。
四、拓展延伸
1、最近,一个商场要装修,请你帮帮忙,他们该用哪种玻璃?为什么?
2、你们推荐的玻璃除了商场可以用,还有哪儿可以用?(练习句式: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
3、你们推荐了这么多的玻璃,请用“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说一句话。
五、教师总结
课题:新型玻璃 课时:第2课时 总课时:32
教学目标:
1、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课文介绍了哪几种玻璃?你们设计了哪些玻璃?
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1、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样把5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说清楚的。
2、互相交流: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向我们介绍这5种玻璃?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例句来说说吗?
3、仔细阅读课文前5个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这5种玻璃的。
4、交流汇报,教师归纳:先介绍特点,再介绍作用。
5、交流:课文中有哪些句子你喜欢?为什么?
三、展示、推销
1、教师创设情境:让我们随着轻快的音乐走进展销会场,把你们设计的新型玻璃或已经生产出来的新型玻璃展示给客商吧!
2、学生设计展销形式,展销词。要求:形式多样,语言生动,富有创意。自行准备。
3、汇报推销,师生点评。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推销员、最佳推销词。
四、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新型玻璃
种类特点作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自动报警防 盗
变色玻璃能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自动窗帘”
吸热玻璃吸热,阻挡冷空气可使室内冬暖夏凉
吃音玻璃消除噪音使噪音强度减弱
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适于高层建筑使用
教学后记:展示、推销玻璃把课程推向了高潮,孩子们一个个跃跃欲试,纷纷举手要求介绍玻璃,可见活泼生动的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
课题:假如没有灰尘 课时: 1课时 总课时:3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2、领悟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3、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及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学生说说灰尘有哪些危害。
2、大胆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怎样。
二、让学生默读课文,将自己的想法与课文的内容相印证,看有哪些异同,引起学生的思考。
三、指导自读自悟4—6自然段,填表弄明白灰尘的特点、用途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特点用途说明方法
四、拓展思维,明白道理
1、延伸课外,说说灰尘的优劣。
2、让学生在联系生活的讲述中明白: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
五、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附板书设计:
强烈的阳光让人无法睁眼
天空始终是蔚蓝色
假如没有灰尘
地面万物会湿漉漉
大自然变得单调
教学后记: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虽然对文中一些比较专业性的词语不是很明白,但是他们一定受到了这样一种教育:凡事都有两面性,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并学会扬长避短。
课题:习作 课时: 2课时 总课时:34、35
教学目标:
1、练习写一篇说明文,尝试将学习到的说明方法及时运用到习作中去,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
2、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尝试将学习到的说明方法及时运用到习作中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选择好自己要介绍的物品,通过认真观察、查找资料、阅读说明书等方法尽可能掌握这种物品的相关资料。
二、谈话导入
三、指导习作
1、指导学生将全班同学要介绍的物品进行分类。
2、讨论各种物品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介绍。
3、师生共同归纳,明确各种物品的介绍内容:
蔬菜、水果类:重点介绍形状、颜色、味道,还可介绍种类、产地、产量、营养价值等
玩具、文具、电器类:重点介绍形状、特点、构造、用途及使用等
4、交流:我们在介绍以上物品时,可以运用哪些已经学习过的说明方法?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介绍?
四、学生习作,教师一边巡视一边进行适当的指导
五、选择一篇较典型的习作,全班共同评议。
六、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题:口语交际 课时: 1课时 总课时:36
教学目标:
让学生尝试做“小小推销员”,向别人介绍一种商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推销的方法,学习有条理地介绍一种商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指导
1、学生先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推销商品的知识和故事,说说自己所受到的启示。
2、讨论:推销商品要注意什么?
3、全班交流归纳:
(1)要详细介绍商品的特点、性能
(2)表述要流畅清楚、生动形象
(3)态度要亲切自然、热情有礼
(4)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演示
三、学生自由组成商品交易小组,把自己的商品向组内同学进行推销
四、全班汇报展示
1、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商品,合作进行推销
2、学生对每个小组的推销进行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3、评选最佳推销小组,说说他们成功的地方
课题:交流平台 课时: 1课时 总课时:37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通过学习本组课文增长的知识;
2、总结学习到的说明方法,并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
通过交流总结说明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回顾本组课文的学习
1、本组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哪些课文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2、本组的几篇课文分别向我们介绍了什么事物?是怎样介绍的?
3、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
三、交流基本的说明方法
1、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基本的说明方法?举例说说。
2、填写课文中的表格,梳理自己从文中学习到的说明方法。
3、与同桌互相交流填写的表格,说说自己的收获。
四、教师总结
学习说明文,不但要弄清楚说明对象的主要特点、性能,还应该了解作者说明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
课题:“词语盘点”和“日记月累” 课时: 1课时 总课时:38
教学目标:
1、盘点本组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需要记住的词语。
2、积累一首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风的诗。
教学重点:
积累词语和诗歌
教学过程:
一、“词语盘点”部分
1、自由读读“读读写写”部分。
2、全班齐读这个部分。
3、分组朗读这一部分。
4、说说哪些字比较难写,可以怎样记住它。
5、自由读读“读读记记”部分。
6、开火车读这一部分。
7、分组读这一部分。
8、全班齐读这一部分。
二、“日积月累”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
2、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自由组合读读这首诗。
4、指名说说四个季节的风分别有什么特点。
5、自由朗读,力争熟读成诵。
6、齐读这些诗句。
三、背诵“日积月累”部分。
课题:钓鱼的启示 课时: 第1课时 总课时:3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2、默读本组课文导读部分,了解本组课文的主题和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力求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
2、交流比较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全班进行练习,练习读准字音。
3、与自己的小伙伴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4、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下列词语的意思:涟漪、操纵、皎洁、沮丧、翕动。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
2、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生运用学习到的方法与同桌互相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大家进行评议。
5、再次默读课文,划出写描写“我”的心情变化的句子。
6、全班交流,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我”的心情变化。
课题:钓鱼的启示 课时: 第2课时 总课时:40
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重点段落,理解父亲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受到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2、体会父亲的心理活动,领会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研读重点段落,体会“我”收获的启示。
2、领会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1、指名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说说“我”的心理变化。
二、体会父亲的心理活动
1、划出描写父亲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父亲的态度。
2、交流自己划出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3、重点体会以下两个句子中父亲的心理活动:
(1)爸爸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
(2)“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三、研读课文重点段落,体会“我”收获的启示
1、自由朗读课文第10段,把自己的理解写在旁边。
2、指名说说自己的理解。
3、指导研读以下几个句子:
(1)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2)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3)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4、讨论:从钓鱼这件事中,“我”受到什么启示?
5、全班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话。
6、引读:“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它告诫我 ”。
7、全班齐读第10段。
四、总结课文
通过学习课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附板书设计:
钓鱼的启示
我 父亲
得意—争辩—乞求—依依不舍 得意—平静—不容争辩
课题: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课时: 1课时 总课时:4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学习作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
2、小伙伴一起朗读课文,力争读流利。
3、提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
4、大致理清课文脉络:一个场景、两件事情、一段结语
三、引导理解重点语句
1、交流:父亲说的什么话让“我”终生受用?
2、引导理解重点语句:
(1)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
① 这句话是父亲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说的?
②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父亲这么说有什么用意?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③ 父亲的这句话中蕴含着怎样的期望?
④ 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也是这样”的含义吗?
(2)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① 这里所说的父亲的教导指的是什么?
② 为什么作者说“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应该怎样理解这个句子?联系上文所列举的例子进行说明。
四、联系生活实际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的实际谈谈自己对“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个句子的理解。
2、通过学习课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附板书设计: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不向困难屈服
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课题:珍珠鸟 课时: 1课时 总课时:4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热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最后一句话的含义,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正确、流利。
三、学习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
2、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1)作者在与珍珠鸟的相处中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2)珍珠鸟在作者的照料下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3、交流汇报
4、再次默读课文,在自己最喜欢、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批注。
5、交流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6、理解课文最后一句:
(1)这里所说的“信赖”是谁与谁之间的信赖?他们之间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信赖?
(2)这里所说的“美好的境界”指的是怎样的一种境界?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吗?
四、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附板书设计:
珍珠鸟
鸟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我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课题:“词语盘点”和“日积月累” 课时: 第1课时 总课时:43
教学目标:
1、盘点本组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需要记住的词语。
2、积累一些名言警句。
教学重点:
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词语盘点”部分
1、自由读读“读读写写”部分。
2、全班齐读这个部分。
3、分组朗读这一部分。
4、说说哪些字比较难写,可以怎样记住它。
5、自由读读“读读记记”部分。
6、分组读这一部分。
7、全班齐读这一部分。
二、“日积月累”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些名言警句。
2、自由组合读读这些名句。
3、指名说说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教师适当进行引导。
4、自由朗读,力争熟读成诵。
5、齐读这些名句。
三、背诵“日积月累”部分。
课题:落花生 课时: 第1、2课时 总课时:44、4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落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的道理。
3、根据本文中心思想,学习分清文章主次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分清文章主次的方法。
2、学习落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谜语引出课题:“麻屋子,红帐子,里边坐着白胖子。”
2、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哪一部分是主要内容?你的根据是什么?
3、总结引导:一般情况下,文章的重点内容作者都写得比较详细,非重点内容写得比较简略。因此,我们确定文章重点,可以用“看详略”的方法。
三、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一共有几个人参加谈话?
2、课文思考:谁谈的是重点内容?为什么?
3、提供第二种确定重点内容的方法——看内容。
4、默读“父亲”的几次谈话,从中找出更重要的内容。
5、用“看内容”的方法确定父亲的几次谈话中哪几次是更重要的内容。
6、学习重点段落:
(1)投影出示(3)、(4)次谈话。
(2)概括两次谈话的中心。
(3)找出“赞、学”的重点,并说说为什么?
(4)讲授“看目的”找重点的方法:与作者的写作目的相吻合的就是重点内容。父亲收获节谈话的目的,绝不仅仅是想把花生赞颂一番,而是要我们学花生。作者的写作目的也是如此。因此,可以确定父亲的第四次谈话是重点内容。
(5)指导朗读,使学生明确父亲通过比较——是否把果实露在外面,来赞美花生默默奉献的品格。
①自由练读父亲的谈话,注意语气。
②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③范读,引导学生比较,从而明确父亲只是在是否把果实露在外面这一点上,用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比较,来赞美花生默默奉献的品格,并没有贬低桃子、石榴、苹果的意思。
7、“我们”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四、回顾全文,总结方法。
本文借花生这个“物”,讲出了一个做人的道理。表面看起来,特别是题目,好像是在写物,实际上是借物来喻人。
附板书设计:
种收吃
落花生 我们谈
谈花生 赞花生
父亲谈
学花生
借物 喻 做有用的人(理)
课题:交流平台 课时: 第1课时 总课时:46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的课文,梳理学习的主要内容。
2、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重点:
梳理学习内容,交流学习收获
教学过程:
一、回顾本单元课文内容
1、本组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哪些课文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2、本组的几篇课文分别写了什么事?作者受到怎样的启示?
3、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
二、交流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联系实际谈谈感受
1、本组课文,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篇?哪一部分给你印象最深刻?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段,读一读或背一背。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从这段话中受到什么启发。
三、拓展
本组课文的学习,你还有什么收获?(引导:对作者的了解、所引起的联想、对课文表达上的感悟等都可以谈谈。)
课题:口语交际 课时: 第1课时 总课时:47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读书生活之书,并能自觉联系实际,受到启发。
教学在重点难点:
清楚具体地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回顾本单元学习的主题,加深印象
1、指名说说本单元的学习主题。
2、接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对生活就是一本书的理解。
三、自读学习提示
1、自读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交流:本次口语教育的主题是什么?交流的内容可以是什么?
3、分块讨论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四、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1、每个同学选择一个内容,按照要求准备交流。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
(1)每个板块指名2个同学进行交流。
(2)大家一起评议:
哪些内容讲得比较好?好在哪里?
哪些内容还可以进行改进?怎样改进?
你通过倾听其他同学的交流,受到了什么启发?
五、教师总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