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篇课本剧是选自于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个小故事,文章用质朴的言辞和亲切的语气,讲述了一个让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会心的微笑的有趣故事。
小萨沙的家是一个的幸福家庭,家人之间相互关心,其乐融融。文中的1-3节是故事的起因,小萨沙一家到森林中去郊游,突遇大雨。课文的4-8节写了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又给了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小萨沙穿上,每个人都在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人。课文的9-11节写了小萨沙将雨衣的下部盖在了娇嫩的,在风雨中毫无自卫能力的蔷薇花上,不再是最弱小的了。小萨沙耳濡目染,小小年纪就有要做强者的志气,知道要保护别人,奉献爱心。
文章语言浅显,但含义却很深刻。要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一家人在大雨中的行为,和妈妈与小萨沙的对话,感受故事中人们互相关怀、互相爱护的真挚感情。在阅读的过程中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体会一份深深的,浓浓的真情,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教育。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课本剧的学习后,已对课本剧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明确课本剧表演的方法和规则。知道了一些最基本的表演要求:表演时自信,语言清楚,响亮。能根据剧情的需要作出适当的神态,动作。上台表演时能在不看剧本的情况下,背出本角色的台词。能以小组的形式汇报表演,并且表演时要有正确的站位,有一定的舞台流动性。但在真正的实际表演时,学生还不能很好的展现出来,有时需要提醒。特别是站位上,这还是需要老师长时期的去提点并指导的。
教学目标:
1. 熟悉剧本的内容,根据不同的人物特点读出不同德语气。
2. 知道通过神态表现人物内心的感受。
3. 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的发言。
4. 以小组的形式合作表演故事。懂得与人合作,体会表演的快乐。
5. 通过亲身表演,体会“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的思想。
教学难点:通过神态,动作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内心感受。
教具准备:
1. 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雨衣,雨伞,书包,球类等。
2. 备学生:学生要熟悉课文。
教学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写的这个小故事,语言浅显,但含义却很深刻。所以在表演的时候,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较难的部分就在于一家人在大雨中的行为,在表演时要看似忙乱其实却忙中有序,要做到心中明确自己该表演什么,妈妈与小萨沙的对话,必须体现出两个人物的语气。然后感受故事中人们互相关怀、互相爱护的真挚感情。在表演的过程中要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体会一份深深的,浓浓的真情,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教育。
一. 媒体的展示
媒体的运用能让孩子直观的感受大自然,对他们的表演有一定的帮助,能很快的把孩子们带入情境之中,感受深了,表演也就到位了。
二. 循序渐进的进行表演训练。
把整篇课文分为几个部分进行:
1. 雷雨前,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享受大自然的场景。
2. 雷雨时,爸爸收东西,妈妈护孩子,孩子互相谦让雨具的场景。
3. 妈妈和萨沙之间对话的训练。
4. 萨沙护花的场景。
然后再把整篇故事串联起来表演,师进行指导。
最后,自己分小组进行表演。并汇报表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