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我今天要说的课文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最后一篇选学课文《除三害》。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这册教材中第八单元——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单元的配套阅读课文。课文是根据《世说新语〈周处〉》改写的,是一则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它具有情节生动,画面感强,想象奇特丰富等特点。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恶霸周处由于不明事理,作恶多端,遭人怨恨。后来有人出主意,用激将法让他去除掉害人的猛虎和恶龙。周处果然中计,杀死了猛虎和恶龙。周处的壮举非但没有得到人们的夸奖,听到的却是人们欢呼他死的声音。人们的举动让周处决心痛改前非,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朴素明快,想象奇特丰富。
三年级是学习略读课文的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如概括文章的大意,对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发表自己的看法等。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三年级要求学生“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因此,我确定的第1条教学目标是:在质疑中梳理课文主要内容,感知大意。同时,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积累生动的语言,而课文情节生动,画面感强,由此,我确立的第2条教学目标是:在随文识字中,理解“惊涛拍岸”等7个重点词语,初步感受民间故事语言生动的特点,在朗读中感受降龙的激烈场面。课文生动地刻画了周处憨直、勇猛、敢于改过的性格特征,所以通过理解课文,感受周处憨直、勇猛、敢于改过的性格特征是本文教学的一个情感目标。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略读的第一步就是感知文章大意,并且,课文对于周处勇斗恶龙的场面描写得惊心动魄,所以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感受周处降龙的紧张激烈场面。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把握人物形象有所理解,但体会不会非常深刻,因此把通过朗读感受周处憨直、勇猛、敢于改过的性格特征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这课堂的教学中,我准备按以下四个环节展开。(一)质疑引入,激发兴趣(二)自主学习,感知大意(三)研读语段,感受画面(四)点题升华,拓展延伸
(一)质疑引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饱含激qing的导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这篇课文是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单元的配套阅读课文,所以我希望学生能了解一些民间故事的特点。因此,我设计这样一个导语:我们国家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在老百姓中流传着一些动人的故事,我们称为民间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精彩的一个民间故事——除三害。(板书课题)
然后,我引导学生由“害”展开生联想,学生肯定会说到“害人、祸害”等一些不好的东西,教师小结,所以“害”是不好的,我们要坚决——除三害。
古人云:学贵有疑。所以,我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根据学生的质疑,我进行引导归纳出几个主要问题:谁除三害?除哪三害?怎么除这三害的?并进行板书。充分体现以学生的需求出发,让问题激活思维,以问题为载体,对学生后面的自主学习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自主学习,感知大意。
问题是从学生中来的,这又是一篇略读课文,应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读感悟。所以,我们还是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我把问题回抛给学生。请大家带着这三个问题默读课文,找到相应的词句画下来。当学生默读完毕之后,很快能回答其中的两个比较容易的问题,谁除三害,除哪三害,我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山间的猛虎
周处 除掉 河里的恶龙
地上的周处
接着,我让学生读读板书,说说发现什么问题?学生很快能提出“周处除掉地上的周处”,自己除掉自己吗?我引导学生读读课文的第一和最后一自然段,学生就能从句子中发现,周处其实除掉的是自己的恶习。于是,我就改写板书,把“地上的周处”改成“自己的恶习”。学生通过自学,三个问题解决了两个,会很有成就感。
概括文章大意是本课一个重点,所以,这里,我向学生提出要求,能不能借助板书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同桌互说指名说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有充分的说的时间和机会。有了板书这个基础,相信学生概括会比较容易:课文描述了周处除掉了山间的猛虎,河里的恶龙,并痛改前非,成了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在这一环节中,既能体现教师的“扶”,又能体现学生自主地“学”,学生就比较轻松地解决了本课的一个重点。
(三)研读语段,感受画面
学生提的问题,只剩最后一个:怎么除三害的?因为是略读课文,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这个问题,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请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周处是怎么除三害的?找一找相关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并可以在边上试着写写自己的感受。写完之后,四人小组先交流。学生边读边感悟,并书写感受体会,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在教学时还是有较大的差异,略读课文不可能像精读课文那样面面俱到,教师对教材必须有所取舍。课文中描写周处降龙部分写得非常精彩,学生很可能会对周处降龙这一部分比较感兴趣。所以,我把这作为学习的一个重点之一。我用两个环节展开:1、抓重点词,品味语言;2、朗读指导,感受画面。学生在交流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抓住一些重点词句进行体会:三天三夜、惊涛拍岸、浊浪冲天,当学生说到这些重点词的时候,我进行板书,并提问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什么?继而进行朗读指导,这样一方面能让学生理解这些字词,另一方面也能加深体会降龙的紧张激烈的气氛。忽而……忽而……可以让学生加上动作读,引导学生读出恶龙不容易对付的感觉。我适时进行引读:三天以后,大河平突然静了,没有(引说)……没有…… …… 不见了…… 不见了,当激烈斗争结束,一切恢复平静又该怎么朗读?让学生从朗读中体会从紧张激烈到平静的变化。接着,我引导学生说:“同学们,你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样精彩的降龙的场面再现一下?”用同桌互读,指名读等形式进行朗读练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当时搏斗时的紧张激烈,同时也可以积累生动语言,体会周处的勇猛。这也就突破本课另一个重点。[
如果学生说到伏虎这一段,可以让仿照周处剁龙这一部分,展开想象,描述周处是怎么伏虎的?可以抓住一些动作词,体会周处的勇猛。
周处的勇于改过的性格特征是本课人文性的一个重要体现。所以,学生如果说到周处痛改前非的,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如果你是周处,你出生入死,上山杀虎,下河剁龙,除了两害,立了大功,成了一名大英雄,你想象一下人们会用哪些方式迎接他的到来?引导学生说敲锣、打鼓、放鞭炮、鲜花、欢呼、高高举起…… 而事实上,人们又是怎么迎接你的?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1)人们以为他死了,在喜气洋洋地奔走相告(2)远远地朝他点点头,赶紧躲开了,面对巨大的反差,你会怎么想:写一写,出示小练笔;他想起 ,想起 ,想起 ……他终于明白了 。让学生深刻体会周处以前的“非”,继而能“痛改”。然后,我进行小结:是的,正如你们所说的,周处终于明白了自己以前错了。也和猛虎、恶龙一样成了祸害。他如梦初醒,从此,横行霸道的周处痛改前非,成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人。那么学生对周处勇于改过这一性格特征有了更深的印象。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学生自读课文,自主提出问题,自主探究问题,学生的主动性完全被激发出来了。在静读默思、在积极探究、在热烈交流中学生感悟了本文,领会了内涵。更重要的是学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在这样过程中不知不觉得到提升。
(四)点题升华,拓展延伸
这就是周处除三害。课文学完了,你能说说周处是一个怎样的人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板书:例如,勇猛、知错能改等。这时,我进行提问:你知道周处后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如果学生有知道的,就让学生自己说。如果学生不清楚,那么我提供一个补充资料,让学生读一读。让学生对周处优一个全面的认识。(后来呀,周处痛改前非,立志好学,志向高远,为官期间,他执法公正严明,后来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直至战死沙场。后人敬重他的品行,追认他为平西将军,还特地建造了周王庙来纪念他。)
略读课文就是让学生用自己掌握的阅读方法去自主学习课文,那么课后的拓展延伸能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持续地锻炼,同时也激发对名民间故事的热爱之情。所以学完课文,除了这篇课文,你还读过我国的哪些民间故事?学生可能会说许多,我进行小结:民间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认真地阅读这些民间故事能给我们带来许多真善美的享受。《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四个民间故事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大家可以课后去这些民间故事的海洋中遨游。
这堂课中,我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具体情况,用“质疑引入,品读感悟,角色体验”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感悟学习的能力,最后的拓展延伸还把学生引入大语文的学习中去,帮助他们去感受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