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用目光倾听》是一首儿童诗歌,通过妈妈的目光展现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妈妈的平凡的一句话教导孩子,对孩子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表现出母爱的伟大。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与人交往要真诚。这首诗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真实的感受、体验,娓娓道来。语言朴实、简洁,没有华丽的辞藻,富有人情味和真实感,使人感到特别亲切,乐于接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力训练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背诵。
(2)、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3、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与人真诚交流的习惯。
4、美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儿童诗歌的语言之有趣,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三)重点:体会作者怎样紧扣题目,节节深入表达主题;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
(四)难点:掌握作者写作方法,收集生活材料,仿写一首自己的诗歌。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的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课标精神,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立足点在于:教学中,一方面要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启迪联想……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用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知道。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扬学生灵性服务。在“情趣”中触动学生的心弦,开启学生的心扉,让他们欣然走进诗的意境;从他们的心灵深处引出一股清泉,让纯真的语言化为盎然的诗句洋溢在课堂教学之中。在浓浓的人文情怀中,在音乐、画面、诗歌这融为一体的氛围中,在学生们积极参与的合作、交流中,使学生的语文素养随着心灵和情感的熏陶而提升。
(二)教法:创设情境法、引导法、点拨法。
(三)学法:联系实际,自读自悟。
三、教学过程
1、播放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一开始,我播放《爱的奉献》这一首歌曲,营造一个浓情氛围,声情并茂,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然后,师抓住歌词“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引入课题,师:真诚的爱,使人间变美好,看今天我们认识的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真诚的爱呢?
2、师范读,在听中有整体感知。
教师琅琅读书,既吸引学生,又让学生在聆听范读的过程中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
3、自由读,感知内容。
在学生自由读前,提出自读要求,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课文,感知文章的内容。
4、美读,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教学指导思想下,我把朗读作为这堂课的重点,“新课标”还特别强调“读”的重要性,提倡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发生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法:小组合作形式、边读边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小节自读自悟该小节。
1)、以境促读,境中动情。
小组里互相表演朗读自己喜欢的小节。这样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与兴趣,并能让学生学会评价别人,从而提高鉴赏能力。
2)、以说促读,说中激情。
组员之间互相交流自己从诗歌中领悟到的内容。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读自悟,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用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知道。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以演促读,入情入境。
小组派代表,演说自己的看法。在这之前,我出示重点词语“伴随、真诚、倾听、灿烂、千言万语、传送、照耀”这样,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能让学生学会如何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内容。这样演说,演说者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也能照顾中下生,让他们在聆听中理解诗歌内容。
4、抓住重点小节(第三小节),加深对中心的理解。
利用幻灯出示第三小节的按课文内容填空的练习,体会作者的表现手法,加深对“与人交往要真诚”这一中心的理解,为下一环节作铺垫。(如何做到用目光倾听,真诚地对待别人的表演。)
5、品读,加深理解。(现场PK大赛)
以比赛的形式,表演朗读全诗。促我班朗读水平的提高。
6、回看板书,小结全诗,特点是作者的写作方法,为仿写诗歌作准备。
7、再放歌曲,移情于现实。
播放歌曲《妈妈的吻》片段,再幻灯出诗歌《妈妈的爱》,让学生触景生情,回想起平日妈妈对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我马上提问:你的妈妈告诉你什么,教会你什么?举一点说说吧!这不单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感激之情,也为仿写收集材料。
8、仿写诗歌。
让学生动笔写诗歌并把它写在精美的卡片上,这样培养了写作能力,学生感情得以表达与升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