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者:香草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唐诗《早发白帝城》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7单元“远行”的一篇课文。全诗运用夸张手法,以轻快的笔调描述了长江轻舟之快,景色之奇,充分表达了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课程 “第一学段目标”中指出:要引导儿童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及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教学中我要充分利用本课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有意注意时间短,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课标对二年级学习古诗的要求是“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我们不能随意拔高要求。
3、教学目标:结合课标精神,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认3个生字,学写5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还、朝、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朗读、背诵诗文,根据儿童认知水平来理解诗意;
难点是通过学习,体会作者喜悦欢快的心情。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我准备采用“情境教学法、诵读感悟法、古诗学习四部曲”优化课堂教学,并注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在读中识字,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三、说学法
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为此,本课教学中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理解诗歌时,诵读为本,辅以想象;体会诗情时,角色体验,品味诗句;学习引导上,课内扶学,总结方法,课外迁移,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自能读书”。
四、多向互动说流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解诗题知诗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为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因此,课前师生一起欣赏、演唱谷建芬老师创作的儿童歌曲《读唐诗》。孩子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感受到唐诗的美妙,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形成“未成曲调先有声”的课堂基调。演唱儿歌后老师顺势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和你们去采摘一颗古诗明珠,就是大诗人李白写的《早发白帝城》,老师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帝”字,相机介绍白帝城的传说及地理位置。
这一环节的设计,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解诗题、知诗人,同时以讲故事的形式相机交代背景,为理解诗意作了铺垫。
环节二、自主合作读诗句、明诗意
当学生对诗题,诗人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自主读诗,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交流中解决问题。
第一步教方法,出示自学提纲。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3、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讨论。
第二步通过摘星星、开火车等活动检查识字情况,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在指导识字中,重点强调“还、朝、重”这几个多音字。
第三步检查读诗情况。看是否读通、读顺、读准。
第四步,交流评价、质疑解难。对不理解的词语,鼓励学生互动学习,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老师引导理解“辞、还、啼不住”等词语。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让学生互相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这一环节的设计,着眼于一个“实”字,即落实识字任务,读通全诗;体现一个“放”字,即在开放中培养儿童自主、合作的精神和探究能力。
环节三、品读揣摩入诗境、悟诗情
“披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只有调动学生情感,语文才能学得活,学得灵。基于这一点,我力求做到以读促悟,多元理解,达成学生个性化的感悟。
1、图文对照引读:
首先,出示“彩云缭绕的白帝城”图,从“彩云”一词中体会诗人美好的心境,引导读第1句。
接着,出示“白帝城到江陵的线路图”,从“千里”与“一日”的对比中体会行船之疾、诗人的心情之欢,对比朗读第2句。
然后出示“三峡壮丽的风光图”,青山峭拔、轻舟漂飞,体会诗人快乐如风之情。美读第3、4句
最后出示课件:飞舟放歌图,让学生根据动态的画面齐读全诗,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2、个性体验品读
在引读的基础上,学生闭上眼边品读边想象。老师引导:你在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读出声情并茂,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这一环节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体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不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
3、整体感悟赛读
当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读出对诗的理解后,我设计了“小李白”赛诗活动,同学们把全诗联起来读,读出诗的意境美。
“品读揣摩入诗境悟诗情”这一环节,把读与悟、想与说融为一体,通过想象美读、比较品读、个体赛读、集体赏读,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并感受到语言的优美。课件的出示,使教学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
(四)实践拓展求内化促迁移
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知识积累的开始。这一环节,我分二步走。第一步,指导写字,第二步,引导迁移,让学生回顾本课的学法,自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此环节的设计旨在促成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板书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我的板书简明扼要,能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喜悦的心情。
结束语:以上设计我力求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