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说教材】
现行二期课改教材中对于写作,融入到单元的“主题式教学”中去,没有专门的写作知识的介绍和写作技能的训练。这给我进行作文教学带来了一定不利因素,造成作文教学的无序性,缺乏系列性。
但《语文课程标准》把“随笔”作为写作独立成一部分,也在“一般体裁文章”中表述到:“能记叙自己熟悉的人、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能对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发表评论,提出自己的见解”。作文中学会审题立意,也就加深了对题目的认知理解程度,明确集中、新颖深刻。
二、 【说学情】
首先,中考作文的倾向是全命题式记叙文。往往题目中关键词赋有比喻或象征含义,要求学生在行文中由文题展开,并结合自身对生活得出深刻的感悟。
其次,是源于我们现在学生作文的现状。从几次月考的全样本分析中,我注意到所教学生的作文平均分没有达到区阅卷的基准分。分析发现其中的审题立意方面很不足。
再次,从个人角度来说,对于这一届学生在文章的审题立意的指导方面做得不够。本学期参加了“作文研修班”,在诸老师的指导下,对感悟、立意方面也在做研究尝试。希望通过学习,加强自身的作文指导能力,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 【说教法。】
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谈话法。通过谈话给学生以亲切感,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2、引导点拨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
3、比较法。通过不同作文比较来启迪思维,提高认识。
4、讲练交流评结合法。这是作文指导课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既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5、朗读法。通过朗读,有利于学生对情感的体会。
6、以读促写。在阅读分析中,明确目标,学会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
四、 【说学法】
针对所教学生的特点,主要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1、自主探究。写作是自我进行表达的一种活动,这种表达有时需要学生进行探究辨别选择,自主独立行文立意。
2、讨论归纳。合作交流又能帮助学生提高探究的能力,在交流中学会去粗存精,分别归类,从生活素材中挖掘深意。
3、联想发散。我引导学生从话题出发,指导学生顺应思路自然展现各种联想,由浅入深,明确写作的内容,学会审题立意。
五、 【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读懂题目的深层含义;
(2)通过比较、学习,初步学会在生活中感悟;
(3)通过范文、实践,掌握从自身现有的材料中挖掘深意的方法。
教学重点:读懂题目的深层含义;在学习,初步学会在生活中感悟;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方法,能从自身现有的材料中挖掘深意。
教学工具:PPT、教学材料Ⅰ~Ⅳ
教学内容的设计尽量突出层次性,逐步推进,在不同层次与坡度中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认识,使学生思维的训练和语言的训练也尽量能步步推进。
六、 【说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说明
(一)
导入新课
张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画师。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墙壁上了。这时皇帝发现这两条龙都没有眼睛,就问张僧繇这是为什么。张僧繇回答说:“画上眼睛的话,它们就会飞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画上眼睛,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一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那条龙真的飞走了。
这就是 “画龙点睛”的故事。现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对于我们的写作而言,就是要好好把握文章的立意。
“意”是文章的“主心骨”,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立意”是写好文章的前提。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这里的“意”,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中心思想好比是统帅,材料、词句好比是士兵,没有统帅的士兵是乌合之众,是打不了胜仗的。”王夫之的话说明: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明确的中心,无论材料多么充足,遣词造句多么讲究,都算不上好文章。
那么,同学们在立意时应注意什么呢?
通过相关的故事导入本课学习,既营造了亲切有趣的气氛,又切合教学目标,顺势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二)
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1.同学们,阅读材料Ⅰ、Ⅱ,比较一下哪一篇作文在立意上明确、深刻,并说明理由。
2.在学生阅读思考后,指名点评。
3.教师小结:
《生活给我的启示》结尾说“虽然我们现在正在上初三,学习很紧,但还是应该帮爸爸妈妈做些事”,那么,扣子掉了到底是我们自己的事呢?还是帮爸爸妈妈做事。立意很肤浅,所以作文成绩肯定不会高。
《其实并不是这样》从深秋中梧桐落叶的自然现象出发,托物言志,写出了梧桐懂得舍弃的道理,有力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其实舍弃也是一种智慧。这篇作文启示我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善于从一点出发,发掘人物背后的深刻意义,使文章的立意突出、鲜明、集中。
在对比中,学生能够更容易地找出材料中的优劣之处。
在点评的过程中提高认识,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对怎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立意有了初步的体会。
(三)
明确要求,点拨章法1.回顾在初中阶段所学习的文章,立意深刻的篇目。交流讨论其中的“睛”是什么。
2.教师选取学生周记中对生活的点滴感悟写得较好,共享。
生一:把自己和父母比作“小草和大树”,狂风暴雨来临就在大树的庇护下安然度过,阳光明媚之日,大树又会伸展枝叶,从间隙中送阳光给小草。
生二:周末和同学喝咖啡,他感受到了其中有苦有甜的滋味,想到了生活也是如此——苦中带甜。
生三:口渴,用杯子倒水,水就成了杯子的形状,里面有小虫子倒入池子里又铺满池子,联想到进入管道又成了管道的形状,汇入大河就是大河的样子。从中他感悟到,人也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3.教师指导、点拨。
我们在构思过程中,对生活素材进行具体的感知,体验和理解,逐步形成明确的思想,获得鲜明的印象,凝成深厚的情感。在这个基础上,经过提炼和选择,文章的主旨才得以确立,从而画龙点“情”或“理”。
4.学习材料Ⅲ——介绍作文立意的几种方法:
①以小见大。 ②平中见奇。 ③由表及里。
④联想出新。 ⑤巧取角度
回顾所学课文,温旧知新,进一步学习怎样找到文中的“睛”。
分享学生自己的优秀片断写作,可以增加自信,切合学生的角度来思考。
理论补充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把握立意的方法,从理性方面给予整理总结,形成一定的能力与技巧。可以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与深刻的生活认识。
(四)
范文引路
1.小组学习:阅读学习材料Ⅳ,思考讨论:文章的立意是什么?怎样从文中得出的?
2.交流点评。教师适时点拨,明确。
3. 点评明确: 这个选材并不是很好写。可是这位同学选择的角度非常好,他从中得到的深刻启示是“困难之中的人,决不能就此沉迷、堕落,而应竭尽全力去解决它、消灭它”。他由他人,想到了自己,由现在想到了将来,给予自己深刻的警示,告诉我们人生的一个哲理。这样的立意使读者(老师)与之产生了共鸣,语言也较生动、细致,当然能够得到一个较好的成绩。
4.齐读,再次感受体会。
此环节意在让学生从范文中进一步强化怎样把握立意,以范文为样,延伸拓展自己的认识。
(五)
写作实践:
1.立意一:由粉笔想到的
如果要求大家写一篇关于粉笔的作文,如何立意呢?
2.立意二:“举手”
有位极具智慧的心理学家,在她的小女儿第一天上学之前,教给她一项诀窍,这项诀窍令她在学习生活中无往不利。他告诉女儿在学校里要多举手,想上厕所时,更是要举手。
小女孩遵照父亲的叮咛,不只在想上厕所时记得举手,老师发问时,她也总是第一个举手,不论老师所说的、所问的她是否了解,或是否能够回答,她总是举手。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老师对这个不断举手的小女孩,印象自然极为深刻。不论是发问还是回答问题,老师总是优先让她开口。因为积累了许多优先发言的机会,小女孩在学习上、自我肯定的表现上,以及许多其他方面的成长,大大超越了其他同学。
从女儿的“举手”中,你领悟到什么?
思路点拨:审读话题要以“举手”的内涵为要。具体如下:“举手”是一种动作,一种自信的动作,一种对生活充满自信的姿态;“举手”还是一种方式,是一种主动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是向外界展露自己的方式;“举手”还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心态。“举手”更是一种行胜于言的主动行动,是一种积极实践的自主活动。“举手”是向世界举起的“敲门砖”。选取任何一点,都非常容易成文。
3.立意三:生命是什么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史铁生说:生命是一跟脆弱的琴弦,我们艰难去坚毅地从这头走向那头.
莎士比亚说人生如戏,生命是舞台,每个人就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那么,面对生命你一定也有很多独特的感悟.生命是什么?请用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
思路点拨:抓住命运的具象和本质特征去联想社会生活和生命,虚实结合,诠释了蕴涵其中的人生道理,立意新颖,给人以深刻有趣的人生启迪,抒发了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4.立意四:自由选择,当堂写作。
(1)选取你生活中的一点,简单叙述,进行感悟,挖掘深意,明确其中的立意。
(2)当堂写作。
由浅入深,从身边事物延伸至生命本质。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准来相应地完成几个立意。
当堂写作,学生能在具体语境中学以致用,实践中学习掌握正确把握文章立意的方法、技巧。
(六)
互相批改,老师点评
1.片断写作完成后,同桌交换批改,推荐认为立意上有深度、有新意的交流点评。
2.课堂小结,提出建议。
同学们在平日也要做到几点,提高自己作文的立意。
① 广泛进行阅读积累,
② 时时反思生活,常常记录感悟,
③ 善于打破常规思考。
在记叙的过程中紧紧围绕一个目的展开记叙描写,力求用最形象、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文章的立意就有了一定的深度。
这一环节设计意在通过自评和生生互评,再次强化把握立意的方法,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提出有效建议。
七、 【说板书设计】
正确把握文章的立意
以小见大
平中见奇
画龙点“睛” 由表及里 生活出发,挖掘深意
联想出新
巧取角度
八、【说教学反思】
1、学生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指导能够积极思考,初步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2、学生的作业也反映出,他们在对待生活事物的立意上挖掘地还不够深入。我想,还需要在后面的学习中进一步加强,常督促学生写感悟周记。另外,也要结合审题的教学环节来提高认识,更好的明确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