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者:香草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
  一、说教材。
  (一)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语文必修5本书共有文言文单元5个,17篇文章。涉及了5个方面的文章类型:古代记叙散文、山水游记散文、议论性散文、人物传记和古代抒情散文。《烛之武退秦师》属于古代记叙散文,也是学生进入高中所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
  编者希望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既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希望学生在反复朗诵中体会古代叙事散文特有的简洁美,在抓住关键词语概括叙事脉络中,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教材目标及确定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围绕“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标要求确立三维目标:
  1. 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理解和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 赏析烛之武这个人物形象,把我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4. 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 教学中难点及确定依据
  烛之武的说解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短短125个字,却说了四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我把探讨语言艺术定为教学重难点。
  (四) 教学内容重组、拓展、安排
  布置预习
  1.回忆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并结合书下注释、课后介绍了解《左传》。
  2.了解本课历史背景。
  a. 提供文言材料《重耳之亡》。
  b. 了解“城濮之战”。
  3.参看历史教材画出春秋时期的地图。尤其标注出秦、晋、郑的方位。
  二、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少还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满足于盲目背诵,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无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越是这样越是缺乏兴趣。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着眼于文学与历史相融合,或借文释史,或者借史释文,把语文与历史两科结合起来。本文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现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历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品为基础,来说说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文史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二)学法指导及选择的依据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A、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B、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C、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三、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变是教学艺术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所谓应变,就是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授课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处置措施。因此,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2、语言、动作,形象激情的教学方法。
  3、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教学方法。
  选择以上教法的依据: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矗据此,我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同时通过个性化语言以及动作演示等形象激情的方法来辅助教学,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初中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文章叫《曹刿论战》,谁还记得当中所讲的故事?故事中的曹刿是怎样的形象?(学生回答)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习当中的另外一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来结识另一位谋臣烛之武。
  烛之武要面对怎样的考验呢?那么就让我们一同展开当时的那幅历史画卷吧。找同学来画一下春秋时期的区域地图。
  现在如果你是郑国的臣子,正面临一场考验:晋国联合秦国来公攻打郑国,面对军事实力悬殊的情况,你有什么退兵的良策吗?(可以给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
  大家想了这么多的办法,那个办法能奏效呢?
  所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郑国危难,谁顾全大局,挺身而出了呢?
  (二)讲授新课,分析鉴赏
  第一阶段:扫清文字障碍,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相关知识。
  1、教师范读全文,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
  2、自读全文,提出要求:圈点勾画不理解的词句,批注有疑问的内容。
  3、组织讨论找出的疑难词句。教师要顾及全体学生,尤其是文言文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指导学生动手(写)、动脑、动口,培养思考分析能力。
  4、整理文章中重点词、词组、句式
  实词:贰 军 师 子 是 鄙 远 陪 赐 朝夕 版 唯
  一词多义:若 说 辞 鄙 微 之
  词组: 以为 “所”字词组
  句式: 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第二阶段:分析鉴赏
  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1、 秦晋为何出兵围郑?郑国所面临的局势如何?(讨论)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1) 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2) 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3)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4)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5)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4、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提问\\讨论)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说明:以上四个问题,以第三个问题为重点。因为它是课文的难点,要集中突破。并且可以拓展讨论:双方谈话有哪些语言艺术?
  (三)讨论总结,认识升华
  1、文章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请学生总结一下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⑵《左传》以叙事为主,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请学生体会(讨论,提问)。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文章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谁知他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于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五)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题。
  2、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3、 预习《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是怎样得到樊於期首级的,当中有怎样的语言艺术。
  (六)板书设计
  情节发展: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说退秦师 晋军撤离
  写作特点:详略得当 语言简洁
  故事情节波澜起伏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