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者:香草

今天我们研讨的主题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我想首先就要对文本有一些研究。肖复兴的这一篇文章,题目是“小溪巴赫”,行文也是按照这个标题行文的。先写巴赫,再写小溪,又写巴赫,借小溪写出巴赫的伟大在于安静、平和、圣洁、隐忍、旷日持久的美。肖复兴的这篇文章就是一篇音乐随笔,是写自己作为一个爱乐者的听后余思,从写作本身而言也难以谈上有什么深刻的寄托。肖复兴作为一个作家,也并不以思想深邃和行文严谨而见称,文章本身甚至有一些拉杂,如开头的四段文字,显然就有些俗套和累赘。因此,教读这篇文章,并不必非要去深究作者的深层写作动机,从而力图去挖掘一些诸如人生的、生命的深刻内涵。如果真那样去做的话,搞不好就可能会带领学生远离了文本而不是走进文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郑洁老师把整堂课的基调设置为“欣赏之旅”是准确恰当的。

在听了郑洁老师的整堂课后,我想说的一句话就是:郑洁,你就是小溪。

首先,我认为郑洁老师的这堂课,就像小溪一样清纯,展现给我们一堂本真的语文课。这堂课虽然是一堂公开展示课,但是却没有丝毫表演的成份,没有哪怕一处环节或者细节是为了取得公开课的效果而刻意为之的。它就像小溪一样那么缓缓地静静地流着,没有大海借助风势掀起狂澜以作壮观之态,也没有长河流深水急漩涡遍布以现渊深之貌。在她的眼中,只有文本,只有学生,而没有在座的听课老师。课是上给学生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功利目的。多么清纯,多么本色呀!因此我说这是一堂像小溪一样的语文公开课。

其次,课堂许多环节的处理也像小溪一样。小溪虽不宏阔壮观,但游鱼细石,细草微风,自有精妙的美景呈现。这是细节之美,是匠心独运之美。例如,郑老师在课堂开始时,为了使学生对巴赫的价值有更为感性的了解,补充了个材料:巴赫去世的时候相当清贫,甚至他的墓前连一块墓碑都没有,直到一百年后,人们才在他的墓前补修了一块墓碑。在整堂课就要结束的时候,她又补充了一个材料: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被制作成可以保存100亿年的唱片,在广漠的太空遨游。两个材料前后呼应,生前的落魄,100年后的荣显,100亿年的永恒,不是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巴赫如小溪一样的旷日持久的美吗?看似信手拈来,初不措意,实际上是匠心独运且恰到好处的。“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并不是一味拒绝文本以外的谈资,关键是这样的谈资对于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是否发挥了引领、启发和催化作用。

郑洁老师在说课的时候曾经谈到,她非常喜欢这篇文章。备课时也实在担心把这篇课文上得支离破碎,因此她更多的是引领学生踏上欣赏之旅。确实如她所言,在整堂课中,她和她的学生就象醉心溪边美景的观赏者,游览着,指点着,赞叹着,只在情不自禁的时候,才肯蹲下身来,掬一捧溪水尝一尝那甘冽的味道,如对最后两段的朗读和对第10段的品读,她惟恐破坏了小溪的那份静美。我想这种顾虑是否必要呢?是不是可以去掉那份因爱而生的矜持,带领学生浸润于溪水之中,学一学魏晋名士,去枕其泉而漱其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