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如冰雪的“可燃冰”
①白色,如冰雪,可以直接被点燃。前天,我国刚刚在南海北部成功钻获的这种神秘物质,在广州首次亮相就引起轰动。
②这种叫“可燃冰”的物质,学名天然气水合物。它是甲烷类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力下形成的透明结晶,多呈自色或浅灰色,外貌类似冰雪,可以像酒精块或蜡烛一样燃烧,故人们称它为“可燃冰”。可燃冰像常规天然气一样,完全燃烧后只剩下二氧化碳和水,几平不留下任何污染,是一种绿色能源。目前,国际科技界公认的全球“可燃冰”总储量,是所有煤、石油、天然气总和的2~3倍。对于日益陷入能源危机的地球来说,“可燃冰”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神奇也是最后的天然能源。
③目前,中国是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4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到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这证实了我国南海北部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也标志着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水平一举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④有天然气的地方不一定都有可燃冰,形成可燃冰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温度要低。海底的温度为2℃至-2℃,才适合“可燃冰”的形成,高于20℃就分解。二是压力要足够大。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形成可燃冰。海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大1个大气压,因此海深300米就可达到30个大气压,越深压力越大,可燃冰就越稳定。三是要有甲烷气源。海洋生物和微生物死后,尸沉海底,经过细菌分解后成甲烷、乙烷等可燃气体,然后被包入水分子中形成的结晶。
⑤翘望“可燃冰”,全世界有到底多少储藏量?中国又有多少?没有确切的。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科学家卡文顿曾预测,全球的冻土和海洋中,“可燃冰”的储量在3114万亿立方米到763亿亿立方米之间,但当时世界海洋中发现的“可燃冰”分布带只有57处,2001年就增加到88处。“理论上说,如果将目前估算的全球‘可燃冰’都开采出来的话,可以供人类使用100年以上。”陈光进说。对于中国可燃冰的储藏量,中国地质调查局给出的初步预测是,南海北部远景资源量可能达上百亿吨,可与目前全世界一年的能源消消费总量相当。
⑥“可燃冰”何时走上“商业化”之路,能否成为人类未来的新能源?这取决于其何时能够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开采。“现在的难题是,‘可燃冰’开采成本非常高”,中科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陈多福博士告诉记者。陈博士曾应美国康奈尔大学地球与大气科学系的邀请,参加在美国墨西哥湾开展的海底“可燃冰”考察。他所见到的开采,用的是潜艇:在约540米深的海底,潜艇的机械臂直接抓取裸露在外的“可燃冰”,然后放入密封罐中,带回地面。“租一艘潜艇,每天大约需要1.8万美元,对科考来说不算贵,但如果用于商业,那肯定不划算。”
⑦作为后来者,中国比发达国家面临更多困难。相关专家告诉记者,主要是缺乏基础理论的支撑,尽管已成功取得了“可燃冰”实物样品,依然不能太过乐观:调查仅仅认识了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现象,要科学地认识南海北部整个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尚有许多科学问题需要解决。另外,在开采技术方面,中国目前不具备独立钻探和取芯的技术,只能和国外钻探公司合作。
⑧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中国石油替代能源发展概述》研究报告表示,中国将投入8亿元进行“可燃冰”的勘探研究,预计2010年至2015年将进行试开采。张海啟博士认为,乐观估计,中国在30年内能够实现“可燃冰”的商业化开发。
1.阅读笫②段,说说可燃冰有哪些特点。
2.下面句子中划线词可以删除吗?为什么?
有天然气的地方不一定都有可燃冰、形成可燃冰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
3.写出下面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对于中国可燃冰的储藏量,中国地质调查局给出的初步预测是,南海北部远景资源量可能达上百亿吨,可与目前全世界一年的能源消费总量相当。
4.阅读文章相关内容,说说我国目前开发可燃冰还面临哪些困难?
5.目前,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能源往往供不应求。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谈淡你对可燃冰的开采与利用的看法。
链接材料:可燃冰的开发利用是世界性难题。科学家指出,开发可燃冰非常危险,由于水化物是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一旦脱离地下和海底,气化成的甲烷、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十分严重。且开采时还有可能导致海床崩塌使甲烷大量释放,释放过程中一旦失控,从而导致海底沉积物失去稳定性,产生海底滑坡,难免酿成地质灾难。
参考答案:
1.①透明结晶,多呈白色或浅灰色,外貌类似冰雪。 ②可燃烧。 ③燃烧后只剩下二氧化碳和水,不留污染。 ④总储量大。
2.不可删,“至少”表最小限度,说明形成可燃冰要满足的条件不只三个,删去不符事实,体现说明了语言的准确性。
3.说明方法:列数据,作比较 作用:“略”
4.①开采成本高;②利用缺乏基础理论的支撑;③不具备开采条件,只能和国外公司合作。
5.①应开采利用。就目前我国资源短缺现状,可燃冰的储量及利用前景就尤显诱人,大力及早地开发利用极显现实意义。 ②应谨慎开采利用。因其开采利用风险极大,稍有不当会造成不可逆转的自然危害,需多方论证,条件成熟后方可实施。 (不唯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