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者:admin

遵循文体特点展开

——《说勤奋》教学随记

《说勤奋》是一篇议论文,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这是学生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说理文),它和学生平时学习的课文有很大的区别,不论是文章的语言表达形式,还是文章学习的重点,对学生都是一种新的挑战。为了让学生对这样的课文也能充满学习的兴趣,在上课一开始我就从“理想”入手,引出说勤奋。接着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作者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观点?找出表达作者对勤奋观点的句子后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马上就对议论文这种体裁的文章有了认识。

议论文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结合,本文主要列举了中国古代的司马光和现代的童第周的故事来说明勤奋这个道理。

在学习童第周的故事时,我主要采取让学生自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由“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导入整个故事。让学生先试着解释一下这句名言的意思,再结合童第周的故事谈一谈对这句话的认识。学生通过反复读,逐一体会: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童第周的“拙”体现在哪些方面?面对自己的不足,他又是怎样做的?为什么他基础比别人差却能取得成功呢?围绕着这几个问题,学生在读与思考之中逐渐理清了思路,问题的设置也激发起了学生学期的热情。

不过在课堂教学中,还是有一些地方做得不够的:首先是感觉课堂上某些过渡不够自然,语言不够精炼。其次是在交流相关“勤奋”的名人名言时,学生的积累太少。故在今后的课前预习方面要引导学生做得更全面一些,培养他们搜集资料、积累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