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者:admin

一:教材分析  

《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精读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大鲈鱼,“父亲”却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丧”,但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了湖里。34年后,“我”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功成名就的“我”,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从小受到像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  

课文在叙事过程中插入了不少细节描写以及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抓住课文这一特点,体会文中细节,解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能促进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把握,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文章教育人的作用。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适当开展合作学习、重点突出探究学习是本课设计的重要思想。通过朗读、默读、体会情感读等方式,将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渗透于每一个环节和活动中,从而真正做到读书的自主性。在此基础上,加入适当的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促进学生对课文词句的理解和内容的把握,促进学生对个体生活的回忆与体验。  

二:学情分析  

钓鱼获得的启示,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围绕启示,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难点。由于学生的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很难。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讨论、联系实际来理解。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通过旁边。能正确读写“捕捞、  

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交接、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词语。  

2、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把鲈鱼放回湖里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法的人。  

3、通过对“我”和“父亲”言行的朗读感悟,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尤其要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四、教学流程及设想  

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流程。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我觉得学生在学习前了解作者,知道文章的背景,那么学习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所以在开头我简介了作者,及写的一篇文章《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引出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个部分,要求学生完成两个目标,一,本课的生字词,二、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五年级的字词量加了,学生积累得多,就容易混淆。在字词教学上,我主要采用比较的方式,先指名读,然后让学生讲一讲比较难写或者难读的字,像纽,挣,未,允列出易错形的字比较,再读记。第二个要求,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也应该培养起来,大部分孩子通过阅读都能说出来,但是语言的组织可能还有些问题,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了。  

3、探究合作,深入感知。  

在第三部分,体现更多的是品读课文,但是如何切入也是一个难题。我想,让学生找到这个钓鱼的启示并不难,但是要去理解它却有一点的难度。所以先把启示找出来,“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读一读句,让学生体会什么是道德的“是”与“非”。  

接下来抛出一个疑问“一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大家很快能找到,为什么我做起来那样难?默读3-9自然段,找出原因。”给学生问题参加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学这一部分内容,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能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考的可能。学生在自学中,会发现作者作出了放鱼的选择是那样艰难,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9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边读边画出描写我和“父亲”心理的句子。其实我的心情首先是得意,然后是急切,接着又是委屈、难受,最后是不舍。  

在这里,为了让学生能体会那种心情的变化,生生对读,师生对读,进一步理解父亲要求“我”把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用意。在反复多层次的朗读中,学生会发现父亲不容争辩的态度也是通过反复挣扎才有了这一决定;二让学生明白“我”面对父亲要求我放鱼的时候的态度是如何的,由急切到委屈、难受再到不舍;这部分有大量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描写,让学生反复朗读,以读促悟。体会道德实践过程中的难。  

在体会了作者放鱼的过程之后,我们再把学生领到这个道德实践的问题上。学生对这个启示也就有所感悟了。 让学生看看父亲的严格教育让我作出了道德的选择,那么以后的日子里,“我”是怎么做的呢?读10、11自然段,请学生找出相关句了,读读体会。之后,教师马上问“这‘鱼’还是那诱惑人的鱼吗?这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小组讨论,再交流,教师适当点拨。为了能让学生更深地了解“我”自觉地遵守着道德规范,尝试让学生想象“我”可能会遇到哪些诱惑人的“鱼”,会怎样对待这些诱惑。  

4、延伸拓展,指导行为  

在学生还沉醉在感悟父亲的行为美,感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美的时候,我启发学生:“在生活中,你们很可能遇到过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是怎样对待的?”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开去。这样,将教书与育人,读书与做人,读文与明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读进去再走出来,启迪学生的人生。这样一堂课也就结束了。  

六、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钓鱼的启示   

   

           放——是                            得意  

鱼好大          急切  

                          难?鱼难钓          委屈、难受  

          不放——非           无人知          不舍